邹红缨;丁敏
这几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为了研究它的临床效果,本文在此根据一些资料对它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秋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当前妇幼保健院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掌握当前妇幼保健院的用药特点,以便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对我院在2008-2011年间麻醉药品种类、用量、用途等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 新药瑞芬太尼注射剂和舒芬太尼注射剂用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舒芬太尼注射剂的用药总金额高于所有药物.硫酸吗啡缓释片的用量呈现递减趋势,在所有麻醉药品中用于产妇剖宫产手术和分娩中的占到大多数,其次是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患儿和取卵手术,其余用途的药物很少.结论 我院的麻醉药品使用是比较合理的.
作者:龙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前脐部两种备皮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我院肝胆外科患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病人200例(病人均需进行择期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入院顺序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术前1天用肥皂液清洗脐部,脐孔内污垢较多者用棉签蘸肥皂液反复清洗,直至污垢完全清除为止,对照组按常规用松节油去除脐部污垢.两组均于术前用棉签蘸2.5%碘酊消毒脐孔及周围皮肤(范围以脐孔为中心,直径8cm),2min后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用盐水棉签在脐孔作环形涂擦,反复2次,然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送细菌室接种在无菌琼脂培养皿中,培养24h观察结果.结果 两组术前脐部皮肤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2=-0.68,P>0.05);两组病例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切口愈合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认真清洁手术野皮肤的前提下,采用传统的松节油脐部除污垢法和试行的肥皂液脐部除污垢法对手术野皮肤的无菌准备及切口愈合并无差异,且肥皂液取用方便,无异味,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克服了松节油对皮肤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从而保证了手术前皮肤准备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高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总结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临床选择120例患者,均以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为主症,凭自愿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应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恢复状况,加以分析.结果 观察组应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后,患者的腹部不适度、粪便性状和精神状态等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比单纯应用莫沙必利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更有效.
作者:李正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年龄20-6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芬太尼组,B: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组,每组30例,A组于下肢手术术后PCIA泵加入芬太尼20ug/kg静脉给药;B组于硬膜外注射吗啡2mg,联合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分别记录术后4h、6h、8h、12h、24h、36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当疼痛VAS评分大于4分时,哌替啶50-100mg肌注止痛,观察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和芬太尼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小时内A组肌注哌替啶的例数多于B组,A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费用低.
作者:李世才;钱伟;周松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对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疾病及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临床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后粘连的发生情况,探讨产妇二次剖宫术粘连的处理方法,提高术后防治粘连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横切口,对照组传统切口.采用0号可吸收缝合线.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发生粘连及愈合情况.其余各种手术和传统手术方法一致.结果 观察组88例中有32例发生粘连,发生率为36.7%;对照组44例中发生粘连为20例,发生率为45.5%.发生率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术后,手术的粘连发生率降低,对产妇健康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吉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产妇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纪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从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收治乳牙牙髓炎的20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00例患儿(共121颗患牙)给予空管用药治疗,对照组的100例患儿(共117例患牙)给予根管填充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0.1%,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89.8%,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牙牙髓炎患儿来说,采取空管用药治疗与根管填充治疗效果相似,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是合理、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清宫的术前处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在我院因妊娠组织植入或滞留宫腔时间过长的难治性清宫患者,术前用药与未用药者累计清宫次数,术中阴道流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子宫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用药组在累计清宫次数,术中阴道流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子宫穿孔发生率均较未用药组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宫内妊娠物残留,清除困难,阴道流血量少暂无大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避免过早清宫,或短期内反复清宫,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术前药物处理,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提高手术的效率.
作者:贺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肥胖与非肥胖的PCOS育龄妇女的高血压发病率情况.方法 130例PCOS患者按体重指数进行分组,评估其高血压发病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患者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的收缩压水平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舒张压水平仅II度肥胖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肥胖型PCOS患者较非肥胖型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压改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
作者:张春茹;黄晓慧;李淑杏;王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自2003年非典(SARS)暴发以来,全球卫生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格外关注,在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亦加大了对各级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的力度.社区护士是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时间的接触者[1],他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直接关系到后续救治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更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功能的重要群体[2].
作者:王晶晶;赵要松;刘桂萍;马玲;吴国华;陈颖;孙树;王聪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总结健康体检超声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从中得出诊断效果.方法 针对临床的56例患者进行分析治疗,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了解小肝癌的各种临床特征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对于小肝癌要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对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 健康体检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发现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的小肝癌,为小肝癌的治疗赢得了先机.
作者:朱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快速检测作为一种快速、简便、高敏感性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已经成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尤其是检测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方法.本文对2004-2008年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试剂临床质量评估及部分地区HIV抗体快速检测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推广应用,实现扩大HIV抗体检测覆盖面,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率的目的.
作者:韦兴强;韦东禄;邱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复方谷氨酰胺治疗80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实验组80例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效率为8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78.75%.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珍;李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烧伤病人大多数是突发事件,无任何思想准备,伤后存在恐惧、焦虑不安、对疼痛的畏惧心理、悲观失望和害怕伤残等不良心理情绪.他们思想负担严重,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2010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措施,并建立单独小组进行排班安排,工作重点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等服务,实施以来提高了烧伤病人的康复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严晓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根据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干预手段,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2008年50例患有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他们的在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 脊柱结核患者的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以及脊柱坍塌的现象基本消失,且经过护士们的细心护理,患者基本没有出现结核病复发和并发症发作的情况.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进行准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疾病的痛苦情况,有效地控制患者脊柱患者病情,防止结核进一步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卜俏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现况,为了建立健全学校健康体检档案,进一步开展学生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使用标准的体检仪器设备,对双辽市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2009-2011年共检86067名学生,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反馈.结果 在对双辽市中小学生体检中,排在前四位缺点疾病是龋齿、近视、沙眼、肥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近视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攀升,这些都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丁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三参通脉合剂对冠心病患者血栓素B2、6-酮-PGF1α的影响.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血栓素B2、6-酮-PGF1α的测定,观察疗效.结果 本文观察12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中患者血栓素B2较前降低,6-酮-PGF1α较疗前升高,经t检验,P<0.05,对照组中,患者血栓素B2水平较疗前降低、6-酮-PGF1α较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P>0.05.结论 说明三参通脉合剂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主要讲述了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的作用: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给登录者带来的便利;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医院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
作者:王林峰;车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