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配合体会

金嵩;于霓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外科手术, 小切口, 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腹腔镜辅助下经颈部自然皮纹2cm左右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结果 成功完成手术38例,6例因术中病冻切片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颈部美容效果好.手术配台护士熟练的腹腔镜仪器、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的完美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 讨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并发症和恢复情况,以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为65.0%,观察组优良率为92.5%.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分别有8例、8例和6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仅有1例、0例和1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四肢骨折治疗方法,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优良率更高,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罗楚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肠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3天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肠炎较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病诊断中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年收集的425例肺结核患者、218例肺外结核、78例除结核病以外其他肺部疾病和18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健康志愿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样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对痰结核分支杆菌涂片及培养检查肺结核患者和肺结核肺部疾病.观察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经实验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菌阳肺结核敏感度、菌阴性敏感度分别为70.0%和66.3%,肺外结核病75.2%,结核总敏感度66.1%;而至于特异度,除结核病以外其他肺部疾病为79.5%,健康人群为68.4%,结核总敏感度71.8%,以上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此前临床预测值.讨论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为显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依然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建议采取多种蛋白抗原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作者:张玉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评价18F-FDG·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腺癌的术后随访通常以视诊、触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乳腺摄影、CT、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扫描[1].原发性乳腺癌的10年内复发以及转移率高达35%[2],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灶对及时进行治疗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以鉴别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肿瘤复发病灶.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朴永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为94.8%,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为82.1%,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小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尿崩症17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尿崩症的护理过程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7例在我院做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通过对患者严密监测,系统治疗及护理,观察其护理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17例尿崩症患者中,手术后24h内出现者12例,>24h出现者5例.尿崩症持续时间20h-14d,尿量达到4000-10000ml/d,通过4-14d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因尿崩症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得到很好的控制,无1例死亡,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未发现有复发的病例.结论 针对垂体瘤患者经鼻碟入路切除手术后出现尿崩症,应在术前评估瘤体的大小及手术切除的范围判断是否发生尿崩症的可能性,术后密切观察尿量,及时发现尿崩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针对性地做好护理计划,促进尿崩症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许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西峡县城区医院消毒工作调查

    了解西峡县城区医院消毒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保障人群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汇总了2010年、2011年这两年对我县城区医院消毒监测结果,分空气、医护人员手、物表、灭菌器械四大类归纳统计分科室找原因.结果 发现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医疗器械四类合格率有显著差异(P<0.05).空气合格率低为67.5%,其次为手89.39%.由此可见,空气为控制院内感染薄弱环节,其次为医护人员手.

    作者:王正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应急演练在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中的作用

    [1]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士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对紧急意外情况的反应及处置能力,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特开展护理应急演练活动.

    作者:汪宏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复脾汤对STZ大鼠胰岛素、C-肽等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复脾汤对STZ大鼠胰岛素、C-肽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2组,另以生理盐水为对照,与模型组和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复脾汤对大鼠胰岛素、C-肽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复脾汤能够影响胰岛素、C-肽和血糖等生化指标,具有保护和修复胰腺组织的功能.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3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2例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分为16例对照组、16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应用呋麻滴鼻液滴鼻并给予患者联合应用酮替芬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其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下呼吸道综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肯定,可对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纤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 纤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工作要点.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纤支镜吸引及支气管肺段灌洗、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的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电、血压、呼吸的检测,并帮助患者及时排出分泌物.结果 通过护理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缩短了患者重症监护治疗的时间,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石小英;宋长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为小儿进行输液的案例,从中抽取80例对其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小儿在输液过程中为其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为小儿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其沟通的技巧,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液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实验组患者治疗比对照组更顺利.结论 在为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沟通技巧可以促进小儿在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有效的进行穿刺,提高护理人员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胥常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重视,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传统的疾病谱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社区全体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越来越被认可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健康教育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一期切除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目的 关于行一期切除治疗的梗阻性结肠癌的老年患者于围手术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临床疗效的分析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结肠癌患者24例,给予围手术期全肠外营养静脉滴注支持治疗,包括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及一定配比的电解质,比较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梗阻性结肠癌的老年患者,再行手术切除时,于围手术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合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庆智;林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梨树县公共浴室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报告了20家个体公共浴室的卫生学调查监测检查结果,更衣室、淋浴室温度合格率较低,茶具大肠杆菌合格率公为10%,拖鞋霉菌、酵母菌检出率高达85.71%,文章还就现行<公共浴室卫生标准>中某些内容提出了讨论.

    作者:于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产科诊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要求行无痛人流或药物流产的120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将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异位妊娠有关的因素是流产史、盆腔炎、剖宫产史(OR值分别为5.732、3.452、3.124).结论 流产史、盆腔炎、剖宫产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流产史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密切,所以降低流产率和剖宫产率,积极治疗和预防盆腔感染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计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的部门.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各个科室用到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物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库存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研究中心,探讨了中心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精益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监控.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指导中心进行有效管理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夏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满洲里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满洲里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本市儿童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络为依托,对本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满洲里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63%;婴儿死亡率8.03%;新生儿死亡率5.99%.新生儿、婴儿死亡顺位前三位为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先天异常;5岁以下儿童死亡顺位前三位为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先心病.结论 必须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落实各项保健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试论医学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引入医学物理学史,是物理学科特点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多重教育价值.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 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玄东春;裴庆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