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王萍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摘要: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重视,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传统的疾病谱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社区全体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越来越被认可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健康教育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中医证候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中医的证候.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10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患者的症候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Ⅳ、Ⅴ期)患者经研究发现其证侯多为血瘀证、阴虚证、气虚证三种证侯.患者的主要证侯为血瘀证,其在疾病的各个时段均有表现.结论 经研究分析显示患者多为本虚标实的证候特征.疾病不断发展患者的阴阳出现俱虚的表现,水湿、血瘀为此疾病的主要证候.

    作者:吴增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社区医疗对老年人排尿异常的分析与保健指导

    近年来,笔者对分管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时发现不少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请况,即排尿时不能流畅,排尿费力,而平时又存在失禁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笔者对36位老年人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给予了保健康复指导,效果明显,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吕希芳;周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76例疗效观察

    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挽救缺血半暗带,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得以恢复;中药汤剂具有抗凝、溶栓、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改善血循环、细胞保护的多重作用,从而改善脑缺血,保护脑组织,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很有利于错过西药溶栓治疗时间的患者,诸药合用,疗效确切.

    作者:石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暴露于狂犬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被狂犬致伤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04年和2005年1-8月发病集中的部分县进行狂犬病病例及同一犬致伤未发病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 共调查狂犬病人113例,其中农民72例(63.7%),学生37例(32.8%),共占96.5%,所调查病例中文盲和小学文化共84例,占74.34%.成年动物和未成年动物伤人发病率比较,P>0.05;头面部与其他部位致伤进行发病率的比较,P<0.01;撕裂伤与潜表伤发病率的比较,P<0.05;医生处理伤口与未处理伤口发病率的比较,P<0.05;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发病率的比较,P<0.01.结论 农民和学生是高发人群;发病人群文化程度较低;未成年动物致伤,咬伤头面部和手,咬伤程度为撕裂伤,未处理伤口,未接种狂犬疫苗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应刚;凯金祥;李洪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860例婴幼儿腹泻标本检测结果的观察分析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致病因素多而复杂,腹泻标本(大便)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也为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通过对1860例婴幼儿腹泻标本检测结果的观察分析,发现婴幼儿的腹泻标本性状主要为蛋汤样便,占总数的33.8%,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近半数为这种便(占该年龄组总数的46.7%),其次为水样便和糊状便,占总数的32.6%和22.4%,粘液便少,仅占总数的9.2%.蛋汤样便大部分能在镜下见到少量到大量脂肪球,仅少部分能查见红白细胞,此种情况多为喂养不当、消化不良所致,而水样便、糊状便和粘液便则很少查见脂肪球,却常能查见红白细胞、脓球等,此种情况多为细菌感染所致.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加,蛋汤样便患儿比例及脂肪球检出率逐渐下降.个别患儿查见真菌(霉菌),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也是引起腹泻的致病菌,且治疗用药不同,故也不可忽视.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为20.1%,3岁以内婴幼儿感染者居多,并多发于秋季.腺病毒阳性率较低,为3.0%,二者均能引起病毒性腹泻.

    作者:赵连文;姜孟华;孙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根据麻醉药物不同随机分为1组、2组、3组,每组各30例,1组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2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3组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对比各组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1组术前后HR、SpO2、MAP变化均不明显,术中扭动人数少,术后宫缩疼痛轻,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人工流产术选择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安全、有效、低麻醉剂量、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祥庆;王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天门市2012年10周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5-7月为其高发季节,为了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在天门市的流行特征,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对2012年10周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倪明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塞通治疗52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针剂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与曲克芦丁疗效比较.方法 对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血塞通,曲克芦丁.结果 血塞通组疗效明显优于曲克芦丁组.结论 血塞通用于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适中,特别适宜于基层医院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燕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腔内超声联合X线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经直肠/阴道检查)联合X线(腹部平片KUB及静脉肾盂造影IVP)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26例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腔内超声及X线资料,并对两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均发生于单侧,其中左侧70例,右侧56例.X线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腔内超声,两者具有显着差异性,(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相当多的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1].原发于输尿管者少,一般均由肾结石下移到输尿管引起,临床以血尿、肾绞痛为其特征,往往疼痛剧烈,快速诊断可减轻患者痛苦,使其得到及时治疗[2].本研究通过观察12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经腔内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的显示敏感性,旨在探讨经腔内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及临床应用.

    作者:乔芳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外科急腹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 归纳和总结外科急腹症的病因,观察并记录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外科急腹症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史、病因及临床症状特点,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8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中患急性炎症的有111例,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患急性梗阻37例,包括肠梗阻、胆管梗阻等;以及急性穿孔12例和急性出血20例.结论 外科急腹症病因以急性炎症为常见,且其中大部分为急性阑尾炎,对外科急腹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周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淋巴管瘘预防及处理

    目的 总结颈清扫术淋巴瘘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6年10月-2012年7月颈淋巴结清扫术716例,淋巴瘘18例进行总结,发病率2.5%(18/716)中等量(200ml)以下淋巴瘘16例,采用荷包缝合、术后中低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等方法;大量瘘(大于200ml)2例,采用明胶海绵、肌浆、医用胶粘合.结果 所有病例总瘘液小于1500ml;大量瘘液愈合时间小于5天.中等量以下16例小于8天,平均愈合时间7.4天.结论 颈部清扫术后淋巴瘘均可采用保守治疗.中等量(200ml)以下淋巴瘘,采用荷包缝合、术后中低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等方法;大量瘘(大于200ml),采用明胶海绵、肌浆、医用胶粘合.均可治愈,该方法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患者痛苦,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比较三种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临床比较三种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8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给予开腹剔除术,B组给予经阴道剔除术,C组给予腹腔镜剔除术,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阴式剔除术)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A、C组,三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组(腹腔镜剔除术)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B组,三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所使用的开腹剔除术适合应用于子宫肌瘤直径较大者.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应根据个性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曲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100例眼角膜异物的取出方法

    目的 深入探讨100例眼角膜异物取出的方法和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眼角膜异物取出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详细检查,确定了异物的种类及异物的位置所在,精心进行清除.结果 对100例眼角膜异物都进行了彻底清除,效果良好.结论 只有全面掌握了去眼角膜异物的优良技术和方法,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爱心,任何异物都能取出来.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天祝藏族自治县妇女病普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目的 提高妇女生活质量,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方法 本文通过2012年3月19日-2012年6月1日对县城5个社区已婚30岁至59岁2000名妇女(城镇居民)免费普查.结果 妇科病患病率为51.9%,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阴道疾病、盆腔炎性疾病,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7%,乳腺增生症占多数.结论 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以防治宫颈癌、乳腺癌为重点,加大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切实有效地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马玉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关于荣成市第二十六中学聚集性上感高热发病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0年4月27日,我们接到第二十六中学校医电话报告:该校初二(2)班有十名学生发热.接到报告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我们立即赶赴学校对报告情况进行核实,经检查,报告的10名学生体温在37.5℃左右,但学生有头痛、咳嗽等上感症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学校及时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如再有相似病例及时报告.29日下午4:10许,26中报告全校有近百名学生出现发热等上感症状,我们于29日下午至30日立即组织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静;王玮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对做好肺结核治疗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04例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雾化治疗组临床预后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有效率为73.21%,雾化组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立凤;钱延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齐拉西酮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目的 对比齐拉西酮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应用效果的不同,进一步完善该病的用药工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试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7例.针对A组,应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针对B组,应用奋乃静进行治疗.在治疗2月后,依据PANSS评分法,对比两种药物对一般病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控制效果,对比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各有24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均为88.9%,两组无比较差异.在对一般病理、阳性症状上的控制程度,A组与B组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阴性症状的控制上,A组效果明显高于B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与奋乃静,不易出现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同时,在阴性症状的控制上,齐拉西酮的作用更为明显,因而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潘振山;祁继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谈谈我市连续八年无孕产妇死亡的几点体会

    目的 降低孕产妇死亡,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领导重视,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加强孕产妇绿色通道建设,重视高危孕产妇管理,全市有助产资质的医院实行免费接送孕产妇.结果 2004-2011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服务,提高住院分娩率,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助产机构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和杜绝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钟家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OPD患者射流雾化的护理体会

    阻塞性气道疾病是雾化吸入的首选适应证,尤其对急性加重期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1],射流雾化是常见的雾化吸入的方法,而压缩氧气作为射流雾化气源在医院中为常见,与超声雾化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需注意所用的压力和流量[2].通过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1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年龄66-92岁)实施氧气射流雾化护理的回顾,体会如下:

    作者:吴建华;孔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产儿小学阶段感统失调及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早产儿小学阶段感统失调及行为问题,以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早产儿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整群抽取九江市城区2所中等规模小学中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2014人,以感觉统合诊断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并评定学生的行为问题及感统失调发生情况.共调查早产儿167名,足月产对照1957名,对两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行为问题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早产儿小学阶段行为问题及感统失调发生的检出率较足月产对照儿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会对小学阶段儿童的行为问题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早产儿学龄期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孟群;周小芬;张菊玲;涂琳;黄肇华;刘靖;袁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