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山;祁继鹏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现已或成为需中长期输液病人的重要输液通路之一,应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还有极大的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导管不宜脱出液体流速不受患者的体位影响,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保留时间长,经常应用于一些穿刺静脉条件差,体表静脉破坏多或需快速大量补液的病人.
作者:斯琴格日乐;尚辉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补脑合剂在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治疗组选用补脑合剂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到了60%,而显效率达到了33.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33.3%,显效率为2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脑合剂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补肾益精,充脑强神.在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上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作者:牛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宫外孕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从近三年入住我院的宫外孕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的护理工作者进行规范的培训.对患者从生命体征、镇痛、体位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护理.护理工作者在术后护理的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总结护理的心得体会.结果 经过认真细致的护理,所选的40例宫外孕手术病例均痊愈出院,并总结出了对宫外孕患者护理的体会.结论 术后实时有效的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的身心恢复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以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为目标;总结中药注射剂的特征及成因.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 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患者满意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文登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收集到的资料输入excel,并使用spss17.0对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山东省文登市共报告5065例手足口病例,平均发病率为150.05/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5-8月,共计4184例,占5年发病总数的58.88%;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或幼托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2007-2011年5年间的男女病例分别为1.6183:1、1.3395:1、1.2307:1、1.2272:1和1.2217:1.结论 山东省文登市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散居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对象,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大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作者:崔凌燕;王苏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报告了20家个体公共浴室的卫生学调查监测检查结果,更衣室、淋浴室温度合格率较低,茶具大肠杆菌合格率公为10%,拖鞋霉菌、酵母菌检出率高达85.71%,文章还就现行<公共浴室卫生标准>中某些内容提出了讨论.
作者:于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病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病窦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56%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少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病窦综合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整体治疗,标本兼顾,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无明显禁忌,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刘丛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作用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5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口服尼莫地平、脑复康、B族维生素及应用地塞米松3-5天,并辅以耳部穴位注射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静点,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听阈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平均听阈提高值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耳鸣有效率治疗组(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3.2%),差异显著.眩晕治疗有效率均100%,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药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内耳血氧供应,为耳蜗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具有疗效高,听力恢复快,耳鸣、眩晕症状消退显著的特点,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应用银杏达莫效果良好,银杏达莫能作为突发性耳聋治疗的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体位垫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骨科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奥克兰医用高分子手术体位垫用,观察组采用传统海绵垫与头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体位变换次数、摆放体位时间、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减少;两组患者的皮肤受压状况(压痕、红斑、破损)也存在明显差异;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手术垫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克兰医用高分子手术体位垫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形成,减少患者术中体位改变次数,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患者舒适,减轻医护人员负担,较传统海绵体位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作者:张明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吸脂中使用室温肿胀液与体温肿胀液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吸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体温肿胀液皮下组织注入,对照组给予室温肿胀液皮下组织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注入肿胀液后20min、40min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体温及低体温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两个时间点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注入肿胀液后20min、40min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6.05±0.76℃、36.32±0.81℃,患者术中体温低于36.5℃者16例,低体温发生率为32.00%,对照组患者在注入肿胀液后20min、40min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5.24±0.54℃、35.68±0.63℃,体温低于36.5℃者37例,低体温发生率为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脂术中使用体温肿胀液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从而降低吸脂手术的风险.
作者:王磊;魏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医疗的实施过程中,为达到病人身体的、精神的、社会和职业的全方位康复的目的,要求家庭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和有利康复的各种专门功能锻炼,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程度,从而达到大限度的康复,使病人重新加入社会.
作者:周降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部患者给予产前检查、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护理以及胎儿监护的干预.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均取得显著效果.结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给予有效、完整的孕期干预,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健康,在临床上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肖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多方面因素,提出提高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经验措施.方法 从操作环境、患儿血管状况、患儿家长配合程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送管方法、固定及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护士应做好相应的对策并总结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结果 通过对影响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多种因素的分析,指导护士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用各种技巧,可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结论 护士要不断提高穿刺技术,排除各种干扰,擅于总结经验,保证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作者:曹春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脑卒中患者中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它能够影响脑卒中的发展,阻碍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目前的研究发现,脑卒中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内皮素,同时,胰岛素抵抗还可以通过对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来影响着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作者:董静杰;米垚川;高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心理干预结合带教在重症监护室(ICU)实习生带教实践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三年间进入ICU实习的护生共60名,该60名护生具有共同的特点:对不同于普通病房的ICU病房产生焦虑,惊慌恐惧,急躁等心理问题.随机将其分成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名,空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对其心理问题不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结合带教,三个月后,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两者相结合来评估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显示,各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比较.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心理干预结合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能提高护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还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郭丽;成翠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2008年12月20日12时某中心医院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一狂犬病病例,系钢城区A镇B村人.钢城区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某中心医院、A镇B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督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对狂犬病患者所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患者尸体进行火化处理,对伤人犬深埋并消毒.
作者:张俊达;袁丰珍;李家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效果.针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有预见性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2年来收住婴幼儿重症肺炎31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心、脑、肺、胃肠功能、肾功能,尽量不让多个器官受损.结果 治愈35例,死亡12例,自动出院5例.其中合并2个系统器官衰竭30例,3个以上系统器官22例,从病史中可以看出多个脏器(3个以上受损,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达40%;而2个器官以下受损,病死率低,为7.4%.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尽量做到超前性干预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管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给予阿昔洛韦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14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1),X2为6.787,P<0.01;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咽峡炎改善、淋巴结缩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未发现有粒细胞减少,无血小板减少,无肝功能损害.结论 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作者:朱慧;龚红蕾;孙宝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表现,提高耳鼻喉头-颈外科对该病的认知,避免误诊.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儿童后经内科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32例儿童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热、淋巴结肿大、咽扁桃体炎、肝炎、肝脾肿大等症状为儿童IM的常见临床表现特征;患儿发病三天以上EBV_lgM,EBV_DNA检测结果呈阳性比例较大,且EBV_lgM检测阳性率大于EBV_DNA检测阳性率.结论 对于首次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有短期发热、鼻塞、咽痛或扁桃体发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儿童,应考虑是否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仔细做相关各项检查,避免误诊.
作者:宗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