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虹
目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减退,调节机制下降,因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减退,通过调查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老年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健康.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及门诊处方统计表,通过对260位60-80岁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等方面分析,及通过2011.1-2011.12社区门诊6000张老年病的处方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人用药的品种繁多,平均每人服药3-5种,大多数老年人缺乏用药的常识,用药知识知晓情况较差(低于58%)的内容依据:不良反应(40.67%)、用药剂量(36.73%)、保管方法(42.82%)、长期用药需复查肝肾功能(52.7%)、盲目听广告作用(32.7%).结论 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缺乏,社区医护工作必须要加强对老年人用药安全及用药行为进行教育与指导.
作者:陈丽贞;陈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探讨佳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5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便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并未增加手术时间,且较腹式手术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4例,对比使用抗生素前后的尿液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治疗前本组患者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5例,阳性率43.27%;使用抗生素1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10例,阳性率9.62%;使用抗生素3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7例,阳性率6.73%;使用抗生素5日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3.85%.使用抗生素后尿液经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生素的使用对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服用抗生素后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会明显地降低.
作者:李玉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的抑郁心理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抑郁心理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乙肝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袁崇兰;彭益萍;孙显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主要探讨使用深静脉留置管的来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来治疗气胸的护理情况.方法 探讨和分析16例气胸患者在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对患者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很好的控制住了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及早的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作者:杨日雯;廖辰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体外反搏(extemal counterpulsation,ECP)治疗是用外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一种无创伤性辅助治疗方法,主要装置是在患者四肢和臀部扎上气囊,通过专门设计的电脑控制器,利用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进行固定触发,并与心脏保持严格的同步工作.所以体外反搏治疗不但能治疗各脏器的缺血状况,还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缺血性疾病.近年来,我院广泛应用体外反搏治疗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美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荆门市一起病犬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经验,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户摸底调查被病犬咬伤情况,狂犬病暴露者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疫点疫区动物疫情按<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结果 狂犬病暴露者100%得到处理,对犬伤者采取清创消毒,施行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措施后未发生狂犬病疫情;疫点犬捕杀率达100%,疫区犬强化免疫接种率97.05%.结论 必须加强对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对病犬咬伤多人事件应及时处理,能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蒋志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患者24岁,末次月经2012.3.30,于5.12因停经42天,少量流血6天就诊.B超:宫内早孕,剖宫产切口处回声异常13*13*10mm.于当日口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3天,5.15服米索前列醇,自诉排出绒毛样组织,未再来院复查.6.12因流血多于月经量就诊,一般状况好,未行B超检查,急诊行清宫术,吸出绒毛样组织4g,手术顺利,出血少.术后1.5小时患者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给以补液、抗休克、促宫缩治疗,并子宫颈部压迫水囊,出血停止,B超见宫腔内无积血,无异常回声,水囊压迫处无活动出血.4小时后再次阴道出血量多,血红蛋白5.6g/dl,B超见宫腔积血,取出水囊,输血、持续促宫缩严密观察12小时出血逐渐减少.观察一周出血停止出院.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妊娠部位诊断为子宫切口瘢痕处.
作者:胡淑芬;鲁筱莹;董笑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血管内科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92%,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地辅助患者治疗,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我国酒文化比较浓烈,故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几率比较高,此疾病因患者长期饮酒所致,酒精中的毒性会对患者有很大的伤害,长期毒性作用造成对肝脏极大的损伤.伤害可导致患者肝脏发生病理性改变,可导致肝硬化、肝炎、脂肪肝,上述情况可合并发生.患者可出现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腹水、黄疸、呕吐、恶心、大便稀、乏力、疼痛等临床症状.
作者:金贤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整体提高,满足了人们的医疗的庞大需求,护理专业是培养医疗团队中的一线护理人员的,那么护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应用性人才,理论知识要过硬同时实际操作能力更要过硬.鉴于此应在护理专业里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这将对加强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有长远的意义.
作者:汪小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清洁肠道准备工作的优劣势,直接影响了肠道检查效果,也是决定医生操作能否达到检查目的的重要环节.我内镜科室以往常规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EG)清洁肠道,患者饮水量约在3000ml左右.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许多的问题存在.如服用泻药后4小时肠道内仍有粪水存留,且存储量较大,患者较不易排出体外,造成检查过程中视野不清晰,延长了肠镜检查时间,医生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吸出肠道内的积水,使医生检查的难度加大,患者也比较痛苦.
作者:陈静;孙美娇;王雪静;崔忠玉;左淑玲;董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2008年12月20日12时某中心医院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一狂犬病病例,系钢城区A镇B村人.钢城区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某中心医院、A镇B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督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对狂犬病患者所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患者尸体进行火化处理,对伤人犬深埋并消毒.
作者:张俊达;袁丰珍;李家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因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和颈椎小关节紊乱等,造成对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引起的急慢性征候群.其中以影响交感神经为主的交感型颈椎病在临床较容易被忽视,它主要表现为颈枕颈痛、偏头痛,眼睑无力视力模糊,发作时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出冷汗.笔者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现将门诊16例病例资料小结如下.
作者:周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外科复合伤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且多数会术后合并休克,低氧血症等并发症若护理不当死亡率高,因此对术后危重患者加强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是平稳度过危险期的关键,我科于2008年11月收治一例挤压伤,撕脱伤,伴烧伤的病人经治疗护理后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丽丽;燕朋波;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了,现在人们在就医时不仅对医学水平有所要求,而且也越来越看中就医时的护理水平,为了顺应目前的这种现象,同时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我院近些年来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到了儿科护理工作之中,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作者:孙亚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进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其临床效果较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血脂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方法 选择自2005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治疗组73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血清CA19-9,CA155和CA125水平.结果 不同类型肿瘤病患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C,有显著差异(P<0.01),HDL-C水平,有显著差异明显降低(P<0.05),血清TG水平稍降低,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LDL-C水平涨跌互现,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Lp(ɑ)]水平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CA19-9,CA155和CA125三个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不同类型肿瘤患者都存在着血脂代谢紊乱的现象,肿瘤标志物血清CA19-9,CA155和CA125是诊断胰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的有效指标.
作者:雒守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认为对ICU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病房环境控制、严格消毒管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提高ICU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ICU医疗废物处置与院感监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志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具体出血止血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3月间19例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出血的案例资料.结果 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3月间共对499例患者行了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后出现出血的患者有19例,出血率为3.81%.19位术后出血患者中,原发性出血18例,继发性出血1例,且均为单侧出血.9例采用局部压迫止血法,8例选择了微波局部止血法,而剩余2例则采用了缝扎止血.患者术后出血后,止血全部成功,恢复较好.结论 引起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患者本身因素有关,而且与手术过程中的技术因素、术后护理等均密切相关.若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可对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作者:李云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