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分析

廖辰熹;杨日雯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 护理措施, 饮食
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了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我院2008年2月到2009年6月在我院入住的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情况.结论 准确的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临床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这同时能够全面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不良因素对于患者的干扰,同时也有利于提早的发现患者的并发症,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日照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日照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为该病新生儿筛查提供依据和参考,并了解其在日照地区发病及分布情况.方法 以我市统计的18956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法测定其G-6-PD酶活性,判定G-6-PD是否缺乏.结果 筛查新生儿18956例,阳性召回确诊病例52例,确诊4例,阳性率0.21%,符合本省其他地区发病概率及地区分布规律.结论 新生儿进行G-6-PD筛查可降低疾病对健康的损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苗文静;刘根贤;董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暴露于狂犬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被狂犬致伤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04年和2005年1-8月发病集中的部分县进行狂犬病病例及同一犬致伤未发病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 共调查狂犬病人113例,其中农民72例(63.7%),学生37例(32.8%),共占96.5%,所调查病例中文盲和小学文化共84例,占74.34%.成年动物和未成年动物伤人发病率比较,P>0.05;头面部与其他部位致伤进行发病率的比较,P<0.01;撕裂伤与潜表伤发病率的比较,P<0.05;医生处理伤口与未处理伤口发病率的比较,P<0.05;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发病率的比较,P<0.01.结论 农民和学生是高发人群;发病人群文化程度较低;未成年动物致伤,咬伤头面部和手,咬伤程度为撕裂伤,未处理伤口,未接种狂犬疫苗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应刚;凯金祥;李洪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43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早产的原因及其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早产病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早产原因和其干预措施.结果 43例早产患者中由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因素造成的共24例,占55.8%,包括阴道炎7例,羊膜炎17例.子宫因素造成早产4例,子宫颈机能不全2例,子宫畸形2例.妊娠合并症8例,妊娠合并高血压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2例,臀位2例.多胎妊娠2例,有既往流产史5例.所有患者经过抑制宫缩和促进肺成熟治疗,孕周延长至32.9±2.3周,延长时间为1周左右,产后出血7例,占16.3%,新生儿窒息5例,11.6%.结论 孕妇早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因积极预防早产的相关因素,对有早产征兆的患者可通过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保障孕妇及产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少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核素153Sm、89Sr和化疗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化学疗法及核素153Sm-EDTMP、89SrCl2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对骨转移癌患者分别予以化学疗法及核素153Sm-EDTMP、89SrCl2治疗,观察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 化学疗法治疗组中骨痛的缓解率分别是完全缓解(CR)0%,部分缓解(PR)8.3%;骨显像的变化是CR0%,PR7.7%,稳定0%;而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明确,骨痛的缓解率达到70.3%,骨显像异常浓聚点虽然CR为0%,但PR为45.9%,稳定为43.3%.结论 核素153Sm-EDTMP、89SrCl2治疗骨转移疗效明确,其中153Sm-EDTMP疗效更优于89SrCl2.

    作者:张勇;苏桂香;侯振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2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整体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例数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乳癌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疼痛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疾病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探析

    目的 研究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份至2011年11月份收治的46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另外选取46例健康人,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力检测,对比病患与健康人在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记忆力上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观察组,甘油三酯与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指向记忆、记忆商以及联想回忆上,对照组的表现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是,记忆力出现一定下降,影响正常的认知功能,甘油三酯与超敏C反应蛋白会升高,伴随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降低.针对该病,需要及早确诊并对症治疗,控制疾病危害,维护老年群体的健康.

    作者:李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补脑合剂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补脑合剂在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治疗组选用补脑合剂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到了60%,而显效率达到了33.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33.3%,显效率为2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脑合剂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补肾益精,充脑强神.在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上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作者:牛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术室的科学管理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实行分级管理,在医院的分级管理工作中,手术室管理已经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如何科学的管理手术室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以人为本进行手术室管理,科学合理安排人员、时间完成手术,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发挥手术室护士长核心作用,这些都是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婉丽;李越;张秀群;钟洁琦;梁敏琴;郭顺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以我院护理过的1-5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不合作的患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这样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何观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普外科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经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腹腔积液8例,吻合口瘘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痊愈.随访18个月,失访4例,肺部转移2例,死亡2例.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的患者,术前详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森;董晓松;于继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痛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痛风患者各个时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我科2010年4月-2012年6月治疗的106例痛风患者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资料.结果 通过对106例痛风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后,痛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讨论对痛风患者的正确护理能促进痛风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何勤;何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甾体药致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A组给予NSAIDs观察,B组未给予NSAIDs观察;并观察比较性别、心血管病史、胃镜表现、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水平(Hb).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心血管病史、Hb、住院时间、止血效果等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SAIDs是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止血效果不好.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术过程中椎管内麻醉病人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手术中清醒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心理护理和术后回访,减轻或削除病人思想顾虑,稳定病人情绪怀,科学地掌握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李秀梅;韩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瓜蒌红花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60例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瓜蒌红花汤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瓜蒌红花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片治疗,经过心电图诊断,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四周后,总体疗效比较,瓜蒌红花汤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瓜蒌红花汤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闫少玉;沈立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评价18F-FDG·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腺癌的术后随访通常以视诊、触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乳腺摄影、CT、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扫描[1].原发性乳腺癌的10年内复发以及转移率高达35%[2],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灶对及时进行治疗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以鉴别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肿瘤复发病灶.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朴永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100名孕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妇女自准备妊娠的3个月前开始服用叶酸,0.4mg/d,一直服用到孕13周,如果孕前没有服用过叶酸,则一直用药到孕26周,对照组妇女不服用叶酸,比较两组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引产儿以及死胎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妇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探讨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引产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死胎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妇女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妇女(P<0.05).结论 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可以有效的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卫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疗程16周.在治疗前、治疗后2、4、8、12、16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经齐拉西酮治疗后P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比治疗前减低(P<0.05).结论 齐拉西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赵黎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关于养老机构老人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

    目的 观察养老机构老人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结论 步入老年期后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一旦发生感染时表现就不很典型,治疗上都具有很大难度.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采用B超进行检查,观察组(n=60)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且将宫腔镜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50.0%(30/60),宫腔镜检查的敏感性为91.7%(55/6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宫腔镜诊断宫内异常出血为93.3%(56/60),临床病理学诊断检查宫内异常出血为100.0%(60/60),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宫腔镜用于AUB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且与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内膜病变性质以及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社区对高血压实施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通过2010年对1000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其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和记录.结果 高血压患病224例(22.4%);男性患病率比女性患病率高,与同年龄组男性高血压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老年组检出率高于中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饮酒、食盐量是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指导与干预,降低患病率,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张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