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发展

王燕;宋青青;尹伟

关键词:高清晰度影像设备, 复合应用, 专家系统, 网络传输, 便携式
摘要:现代医学快速发展,为适应其对疾病诊断准确性的追求,发展高端的高清晰度影像设备成为必然,新设备来源于新的成像技术以及对原有设备的改进.同时为满足全民医疗,除了大型医疗中心,中小型医院对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甚至要求发展便携式高清晰度影像设备来满足个人用户的需求.这样高端性和普及性,将成为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发展趋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经验体会.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9月收治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评价等过程向患者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血糖控制、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内容的循证护理方案,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控制患者妊娠期的血糖水平.结果 妊娠期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护理前比较均得到了显著控制,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同时,孕产妇及围产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分别为9.5%、2.4%.结论 循证护理具科学性、客观性、整体性高等优点,有效控制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母婴预后的改善也具重要作用.

    作者:聂柱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急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直接进入ICU内进行监护治疗,普通组进入普通病房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2.50%显著低于普通组15.00%(P<0.05);且前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各项治疗花费时间均显著优于普通组(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行ICU监护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病死率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旭光;于大鹏;邢元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通络化瘀法治疗75例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自拟中药方通络化瘀法对症治疗75例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同症7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通络化瘀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用药安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3%,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参数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为4.23±0.72g/L,治疗后为2.53±0.26g/L,对照组治疗后为3.63±0.37g/L,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颅腔出血等不良反应,治疗后CT复查未见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通络化瘀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进行减少后遗症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规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胆管合流异常对胆管扩张症胆管上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对胆管扩张症患者胆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管扩张症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观察胆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结论 胰胆管合流异常导致胆管内成分变化造成患者胆管、胆囊病理改变,其胆管壁损伤程度严重,原因为长期慢性刺激造成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化生、肉芽肿形成等病理改变所致.

    作者:韩新峰;孙广新;袁增江;刘福生;韩新献;霍浩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1406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406例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人流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和健康教育.结果 1406例手术顺立完成,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并发症.结论 无痛人流无痛苦,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做好人工流产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质量,缓解患者恐惧、紧张情绪,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海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92例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8.91%;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随访中均未发现复发者.结论 临床上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不仅治疗效果好、疗程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虹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住院的50例乳腺癌者行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负性心理的影响.

    作者:冯雨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RRT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16例报告

    目的 探究并分析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接受CRRT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2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每组均16例.A组患者采用CRRT治疗,即为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普通间断血液透析(IHD)进行治疗,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影响.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A组患者有效人数与总有效人数明显多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CRRT的方式对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更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以非运动症状为首发帕金森病一例报道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主要影响中老年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与年龄增高成正比,男性稍多于女性,病变主要位于黑质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典型临床表现为运动症状(motor symptoms MS)动作缓慢、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肌张力增高.同时部分病人表现为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 NMS), 如精神症状表现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心慌、胸闷、便秘、多汗、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尿储留、直立性低血压等,括约肌功能不受损.

    作者:陈忠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胸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98例SASⅠ-Ⅱ级手术患者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各49例.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98例患者中均无患者发生死亡,停止麻药后,所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在5-10min.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吸入麻药药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麻醉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明显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进行胸部手术能够使麻药对循环及呼吸的抑制得到有效降低,使患者尽快清醒,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及速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朱建君;王文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粗浅体会

    1 急性发作期的护理1.1 心电监护例1:董* *于1993年2月12日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而入院,入院后在心电连续监护中发现有室性早搏,早搏落在易损期上,当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静脉内注射利多卡因后,早搏消失.避免了发生严重心率失常的危险.

    作者:孙晓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全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经手术治疗,1例未定期复查复发后鼻内镜下清理并上颌窦冲洗后痊愈,余37例均Ⅰ期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8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麻醉等级为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各40例.A组在患者手术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0.2μg/(kg·min),B组患者在手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min).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变化,记录手术完成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观察手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比较计算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A组的各项指标、苏醒质量以及手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质量方面优于B组.A、B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 瑞芬太尼、芬太尼均可以用于神经外科麻醉中,但是瑞芬太尼的效果更好.

    作者:雍记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糖尿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5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血糖控制状况.结果 观察组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及血糖控制均较好;对照组对糖尿病知识了解较少,血糖不稳定.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安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检验结果和临床沟通的几点体会

    现在的检验人员既能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得到真实和可靠的检验结果,又要有为临床提供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和恰当的解释,及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得出的检验结果.

    作者:穆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腹水病因化验检查,尤其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简单、无创.且检测肿瘤标志物更敏感、特异;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含量对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对那些影像学阴性及未能行病理检查的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曾文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健康指导

    目的 对住院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生活和用药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发生并发症.方法 对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以出院后随访的方法,来观察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对其中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一年后,发现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在理想范围内,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 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满意的效果,对治疗高血压病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周丽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对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来加强血液样本的检验控制,以更好地改善血液样本的检验质量.方法 对血液样本分析之前,分析过程以及分析之后的三个环节中对其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对血液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结果 通过在血液样本检验中采用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对不同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以促进其检验质量的提高,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结论 为了更好地改善血液样本的检验质量,应加强对收集血液样本、送检以及检测过程等的控制,详细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并严格根据操作标准规范来执行检验工作,确保整个检验中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工作以及制度化的管理,防止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以保障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为医生在临床上的诊断提供依据,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章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计数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探讨对策.方法 通过查询文献资料,结合操作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经验,总结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对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影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出现计数误差的原因多样化,不同的原因都有相关的解决办法.结论 影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物差的原因很多,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解决的措施,使报告结果无误,方可发报告.

    作者:李磊;刘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4-2006年双辽市各类食品中砷的监测分析

    目的 各类食品中砷的监测分析.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 5009.1-5009.100-2003中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第1法银盐法对砷进行测定.结果 三年总计检测10个总类,156份样品,砷单项检测为156项,合格为156项,合格率为100%.(注:化学法低于方法检出限0.20mg/kg或0.20mg/L均为未检出).结论 双辽市近三年食品中未造成化学污染物砷的污染.

    作者:侯雪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