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34例临床分析

吴迪;韩丽珩;刘丹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卵巢巧克力囊肿, 孕三烯酮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6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的完成手术,其中一侧卵巢囊肿切除术44例,双侧囊肿切除术19例,一侧附件切除术2例,同时行输卵管造口术1例.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组34例,单纯手术组31例,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结果 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97.05%,单纯手术组有效率为83.87%,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服用孕三烯酮的患者中有2例转氨酶升高.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明显好于单纯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初筛错血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统计造成初筛错血型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2011年144份初筛错血型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原因分析.结果 B抗原漏检占到36.81%,B抗原污染占到24.31%,成为初筛错血型的主要原因.结论 B抗原特异性凝集较A抗原弱,易漏检,血型鉴定时可增加抗B试剂量,延长混匀时间;针对吖啶黄染料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要进一步提高对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凝集的判断.

    作者:冯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入院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编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对改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他们的母婴结局.并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将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母婴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羊水过多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早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产后出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后的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患有高胆血红症、呼吸困难、窒息及巨大儿等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的例数均明显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合并症发生概率高,并且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增加胎儿的发病率,对于该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高春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正压留置针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本文主要是阐述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正压留置针护理的方法和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从而降低患者的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使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杨佳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突发公共卫生相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为了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做好防范控制并能及时处理,需要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某市2009-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60起,其中主要集中在农村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89起;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发生事件较多的传染病居于前3位;暴发事件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14%;传染病暴发的季节是每年4-7月和8-11月.结论 对于一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较高风险的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和细心指导,只有采用这些主要举措才能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美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因子宫异常出血而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初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42.34岁,均经阴道超声于月经前后对比观察,均是宫腔见不规则强回声.结果 月经前后子宫内膜均不同程度增厚达1.2-2.3cm不等,内膜回声不规则,强弱分布不均,6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为内膜息肉,符合率为93.3%,2例为子宫内膜炎,2例为粘膜下小肌瘤,息肉与粘膜肌瘤在超声鉴别主要是粘膜肌瘤回声多为圆型、回声减弱,内膜基底层变形或者中断.结论 阴道超声可以提高超声对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其操作简捷准确,值得在临床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9例,均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后28周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临床症状缓解上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9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在心电图改善上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周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冻干粉针能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可降低心绞痛的再发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元辉;张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SA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PSA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Ⅰ)、苯甲酸(benzoic acid,Ⅱ)、芍药苷(paeoniflorin,Ⅲ)、没食子酰基氧化芍药苷(galloyl-oxypaeoniflorin,Ⅳ)、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Ⅴ).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作者:周冰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4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4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对其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后遗症等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中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1-5天,平均时间为3天,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2-10天,平均时间为6天,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6-15天,平均时间为10.5天,患者受伤眼球视力恢复,在眼球受伤后于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有41例,其中有38例患者能够恢复原视力,其中有3例患者视力恢复欠佳,而4例伤后3天就诊的患者,其视力恢复同样欠佳.结论 对眼球受伤后出现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及时、有效合理的综合治疗,对前房积血起到促进积血吸收的现象.

    作者:张立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医生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3月-2012年3月成分输血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78例中,血浆的发生率高,为0.78%,红细胞悬液为0.49%,血小板为0.39%;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和发热为主,分别为55.1%,和41%;自体输血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适应症,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倡自体输血.

    作者:魏晓玲;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0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碘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柏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尘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加阻力呼吸器训练,进过训练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变的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两组患者比较无明差异(P>0.05),经过6个月的训练后,两组患者比较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深慢呼吸缩唇呼气加阻力呼吸器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在改善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晓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5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经彩超定位,治疗组30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组的患者形成包裹性积液少、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及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创伤小,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与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相比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先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国际上循证护理迅速发展为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及方法.在中国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1].脑卒中又名脑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主要特征,大多预后不好,往往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11年8月-2012年8月,本科针对234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循证护理,取得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关于误吸性肺炎1.1 问题的提出脑卒中患者的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20%-30%,34%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于误吸性肺炎,合并误吸性肺炎是卒中后首月内死亡的第3大原因[2].1.2 循证.查询发现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导致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可以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由于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即使是局灶性病变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吞咽困难.误吸是口咽部分泌物或食物等异物进入声门以下气管内,是吞咽困难的症状及并发症之一[3].

    作者:张迎利;程瑞芹;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嗜铬细胞瘤2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意外瘤20例,高血压、血或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意外瘤5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腹部B超异常14/15例,CT异常25/2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良性嗜铬细胞瘤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原发肿瘤24例,肾上腺外肿瘤1例.结论 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仍是嗜铬细胞瘤首选的诊断方法,手术为根本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行腹部B超以提高非典型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

    作者:朱剑;陶沙;金星;马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复杂肾结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的资料,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组52例(观察组),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二次肾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4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二次结石取净率与总取净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均较低.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疗效优越(总取净率为96.15%),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37例患者中,有效28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效17例,显效14例,无效6例,83.78%.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卓志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拉氧头孢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血象、APACHE评分、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如何.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后发现,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血象、C反应蛋白、变化和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和治疗前的PA、动脉血氧分压相比有所好转.结论 使用拉氧头孢治疗重症肺炎效果很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理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前期健康人群营养素摄入及免疫功能情况探讨

    目的 研究与探讨老年前期健康人群营养素摄入及免疫功能情况.方法 对73例45-60岁老年前期健康者的营养素摄入及免疫功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营养素摄入情况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将所选73例老年前期健康者的营养素摄入与免疫功能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营养素摄入与免疫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其中血清IgG与维生素B1摄入呈负相关,IgA与脂肪摄入呈负相关,IgM与硒摄入呈正相关,CD3+CD4+与维生素A摄入呈负相关,CD3+CD8+与维生素C摄入呈正相关,CD3+CD4+/CD3+CD8+与维生素C摄入呈负相关,IL-2与维生素E摄入呈正相关,TNF-α与维生素A摄入呈正相关,吞噬百分率与维生素A摄入呈正相关,与铁摄入呈负相关,吞噬指数与铜摄入呈正相关,与铁摄入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前期健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与免疫功能情况具有相关性,合理的膳食搭配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延缓免疫功能衰老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娅宁;侯延丽;牛育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岛素治疗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病例中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急诊接收急性乙醇中毒42例中统计中发现,常规治疗和加用胰岛素治疗治愈速度明显差异.结果 加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胰岛素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丛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对胃癌围化疗期患者所起的作用

    目的 对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常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