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张迎利;程瑞芹;刘丽娟

关键词:循证护理, 脑卒中, 住院患者, 应用
摘要:循证护理(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国际上循证护理迅速发展为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及方法.在中国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1].脑卒中又名脑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主要特征,大多预后不好,往往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11年8月-2012年8月,本科针对234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循证护理,取得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关于误吸性肺炎1.1 问题的提出脑卒中患者的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20%-30%,34%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于误吸性肺炎,合并误吸性肺炎是卒中后首月内死亡的第3大原因[2].1.2 循证.查询发现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导致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可以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由于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即使是局灶性病变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吞咽困难.误吸是口咽部分泌物或食物等异物进入声门以下气管内,是吞咽困难的症状及并发症之一[3].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术后的注意事项

    探讨全身麻醉术后的注意事项.

    作者:高艳菊;宋绮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单臂外固定架固定配以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距桡骨远端关节面约2.5厘米的松质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上肢骨折,占全身骨折10%左右,多见于女性[1-2].主要见于老年的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大部分为低能量的跌倒致伤.随着外固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腕关节功能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2008年3月至2012年员3月,我们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配以术后海桐皮汤熏洗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0至81岁、平均年龄68岁,按AO分型A1型15例、B2型10例,C1型7例、均为跌倒摔伤,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10例,受伤时间1小时至2天.32例闭合伤.

    作者:陈松涛;吴永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复杂肾结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的资料,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组52例(观察组),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二次肾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4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二次结石取净率与总取净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均较低.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疗效优越(总取净率为96.15%),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胺在小儿麻醉中的肌松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胺在小儿麻醉中的肌松作用,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ASA麻醉分级为I-II级的手术患儿86例,皆采取顺式阿曲库胺麻醉,按照使用剂量分为A组(0.10mg/kg)与B组(0.15mg/kg),各为43例,观察对比两组插管条件、肌松效果及注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B组插管条件评级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体内起作用时间、阻滞维持时间、TOF无反应时间与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前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式阿曲库胺在小儿麻醉中,使用剂量为0.15mg/kg的肌松效果更为理想,能够协助顺利插管,同时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意义.

    作者:曹艳丽;张文霞;李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9.5%,8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 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作者:吴晓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产科在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循证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消除,患者的血压值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作者:李尉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66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该病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免疫治疗、支持治疗以及痰液引流为辅;哌拉西林抑制革兰阳性、阴性菌及厌氧菌的隔膜及细胞壁的合成,细胞分裂受抑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他唑巴坦保护哌拉西林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之免受病原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与破坏,使哌拉西林抗菌活性增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备了广谱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双重特征,二者合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谢淑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7月本人所在科室住院的脊髓损伤并发生便秘的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的方法,对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1个月后每次排便所需时间以及1个月后使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排便功能.将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以上3个方面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 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梅;彭小苑;袁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 分析观察干扰素a-2b与炎琥宁联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炎琥宁治疗;实验组采取干扰素a-2b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实验组疗效好,P<0.05.结论 干扰素a-2b与炎琥宁联合疗法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孟繁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了解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情况,为制定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措施提供依照,对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及出生缺陷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故降低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葛改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好地康复.

    作者:程菊英;程彩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了准确地了解自身存在的缺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掌握了自我检测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等相关知识.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氟伐他汀对血透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临床多应用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现今此治疗技术已经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已经可以大大地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存在问题.此类患者每年的病死率几乎达到20%.众多学者证明此类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存会有氧化应激、微炎症的身体状态,此类状态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1].故在临床上积极控制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可能是降低CRF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致死率的一个有效途径.1 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的概念氧化应激(oxidativc strcss,OS)状态是指机体活性氧的生成增加或/和机体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降低,导致活性氧的生成和清除失衡,过量的活性氧引起机体分子、细胞的损害.近年来的研究[2]表明氧化应激可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贫血、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心血管并发症有关.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情况下其身体是在免疫复合物、补体、化学物质、内毒素、微生物等因素的刺激之下,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因子大量释放而出现炎症表现[2].

    作者:毛景丽;武春燕;薛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3例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配合专业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出院,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是有效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方法,且配合有效护理,适时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疗效.

    作者:董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心脑血管方面预防和治疗研究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性常见疾病.在医院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导致的因病致残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从医多年,深知心脑血管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生理上的痛楚和病人家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意收集有关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一些常识和有效方法,供大家参考.本文客观地提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并列举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观察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原理.方法 将我院近几年来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收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进行椎板开窗术(FD)治疗.结果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组和椎板开窗术组疗效优良率无显著差别,但是术后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操作出现了明显差别.结论 两种手术方案在-定程度上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经比较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进行治疗总体上占有优势.

    作者:王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病例分析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致血糖增高,并进一步引起脱水,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现分析我院2001-2012年收治HHS患者临床资料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特点 30例,其中男患18例,女患12例,年龄均≥60岁.16例既往未诊断过糖尿病,14例患糖尿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20例,意识模糊10例;12例有恶心、呕吐、低血压症状.诱发因素:感染19例,脑血管意外5例,6例因腹泻、呕吐引起.

    作者:隋洪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析内窥镜的感染与消毒管理问题

    因为内窥镜本身具有特殊的性质,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往往比较困难,如消毒工作没有做好,则会增加患者出现医源感染的概率.本文分析了导致仪器感染的因素及仪器的消毒管理对策,认为应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仪器消毒的关键环节、对储存仪器的工作进行完善与监测及记录消毒的情况.

    作者:王云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观察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腰椎内定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目的 对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进行术后镇痛.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曾勇;黄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教学改革的体会

    近10年来,川北医学院病病原中心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值得交流和推广.

    作者:李雪璐;朱红;杨继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