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平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患者创面植皮的护理.方法 对于烧伤患者的植皮区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 烧伤患者的植皮区创面行VSD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中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调整适宜的负压、持续充分引流,同时密切观察局部创面皮肤血运及引流的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是保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葛琳;黄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况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情况与放化疗不良反应有相关性,所以要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强饮食营养护理.
作者:周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除了进行治疗外不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干预组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患者未实施全程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危险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干预组开始结合全程护理之后,其血糖控制良好率达到了100%,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丽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生物制药的兴起、发展、未来进行介绍.对我国的生物制药的接力创新特性进行分析概括,并进行举例说明.对我国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392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水平低于正常人群.②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③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影响着自我概念的水平.结论 护理人员应帮助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达到较高的自我概念,其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罗迎春;王红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0例小切口不离断腹直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切口疼痛轻,发生剧烈疼痛23例(3.5%),无胆漏、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0天.结论 只要选择好病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操作简便、安全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显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崩漏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崩漏患者30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在300例患者中,治愈175例,占58.3%.显效65例,占21.7%.好转35例,占11.7%.无效25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采用纯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崩漏疗效显着.
作者:孙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清徐县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以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采血实验室检查的方法,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对重点职业的从业人员278例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验.结果 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79%,布鲁氏菌病感染者5例,查出患者5例.结论 建议今后持续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监测防控,开展全民特别是重点职业人群的布鲁氏菌病表现形式、危害性、预防知识等方向的教育;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识别能力,早发现、早治疗、严防布鲁氏菌病从输入性转为地方性,达到控制布鲁氏菌病流行的目的.
作者:程丽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0-3岁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找出婴幼儿发育落后的原因,指导家长如何合理、科学地在生活中纠正、改善和提高.方法 收集2012年儿保门诊0-3岁儿童1033例采用0-6岁儿童心理发育量表进行筛查.结果 加强婴幼儿语言、运动功能训练,提高认知和社会的交往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婴幼儿的大脑发育.
作者:梁俊英;王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方法 选取A组合B组两个小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A组:随机选取在我院的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孕妇46例和无剖宫产史阴道分娩的孕妇50例.B组:再同期随机抽取剖宫产再孕选择剖宫产的孕妇64例和无剖宫产史选择剖宫产的孕妇60例,比较两组中的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产后发热情况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等指标.结果 A组中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孕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与无剖宫产史阴道分娩的孕妇比较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剖宫产再孕剖宫产的孕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感染率和首次剖宫产的孕妇比较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生儿的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能进行阴道分娩,且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苏巧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小儿遗尿疗效观察.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理组35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隔药饼灸疗法;对照组34例,服缩泉胶囊.连续治疗一个月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一个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治理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小儿遗尿有温肾散寒,固肾止遗作用,且疗效可靠,无痛苦易被儿童接受.
作者:杨淑贤;李娜;赵玉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产后出血导致急诊切除子宫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致使行子宫切除的临床患者病例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羊水栓塞、子宫破裂以及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等.28例患者中,引导分娩者4例,剖宫产者24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相对较多,临床上应对产妇分娩过程予以严密观察,并对剖宫产的指征予以严格把握,降低产后出血的危险性.
作者:陈丽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脑血栓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现在临床那啊有啊?)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血栓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治疗起效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纳洛酮对脑血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宝龙;胡静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探讨了在诊断心脏病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自然疗法在心脏病治疗中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宋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研究加减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总结其用药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98例荨麻疹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9例,观察组使用加减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减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瘙痒症状及相关体征,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并使用.
作者:李牧;曹魏;郑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用药体会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1例,观察组使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8d、20d时脑水肿体积变化,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出院时的残障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入院第8d、20d时脑水肿体积与入院时比较明显缩小,缩小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洋;冉光宝;任伶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造影(ACG)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 对80例经心脏彩超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其中室间隔缺损24例、动脉导管未闭50例、肺动脉狭窄6例.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CDFI)检查,测量缺损和狭窄处直径;术中进行心血管造影监测封堵器/球囊是否安放到位.术后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采用ACG和CDFI测量得到的病变直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术中根据造影显示调整封堵器/球囊位置,24小时后所有患者都不存在残余分流.结论 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一样能准确测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变处直径,并能指导封堵器/球囊的安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介入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富华;周凤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以2009年7月-2012年1月70例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3%、65.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样本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9%;对照组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两组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通过阐述提高中药炮制规范化的意义,说明了规范中药炮制的重要性.并从道地药材、炮制原理、建立中药评价体系三方面分析、探讨其药用价值,旨在说明只有规范了中药的炮制管理,中医药产业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黄寿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本文拟通过培元法对中风后气虚便秘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中风后气虚便秘的疗效及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 中风后便秘气虚型患者60例,分别采用培元法中药汤剂与针灸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NIH-CPS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培元法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元法治疗对症状指数评分检查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法能明显改善症状指数评分检查.
作者:武玉和;沈晗;佟波;张立坤;王利明;刘为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