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治疗应用于烧伤创面植皮术中的护理观察

葛琳;黄儒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患者创面植皮的护理.方法 对于烧伤患者的植皮区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 烧伤患者的植皮区创面行VSD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中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调整适宜的负压、持续充分引流,同时密切观察局部创面皮肤血运及引流的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是保持治疗效果的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分析了2007年-2011年妊娠合并心脏病29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病率0.4%,平均年龄27.32岁,围生儿死亡率3.4%,剖宫产率65.52%,其中心功能III-IV级者占83.33%.认为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监护,积极防治贫血、妊高症、产程延长及各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1]

    作者:吴红新;于丽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学校运动损伤及预防

    学校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比较常见,我们搜集了近几年来在本地大中专院校发生的多例在学校运动时发生的骨折、脱位及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病例,帮助我们熟悉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利于提高从事体育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赵磊;王东武;王景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症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影响因素与管理措施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急症急救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的院前急症急救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救治后4个月、6个月以及8个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分别于4个月、6个月、8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4个月未康复者6例,8个月未康复者7例,9个月未康复者6例,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患者4个月未康复者0例,6个月未康复者0例,8个月未康复者2例,总有效率98.6%,差异具有显著性,有技术意义.结论 急症急救患者在救治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大大康复效率,且此方法安全科学,值得在技术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采用SYQ-系列,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材料,过滤器过滤介质孔径小于等于3.0μm的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带配套自用静脉输液针)对静脉输注的化疗药液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100例临床肿瘤化疗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和临床常用的普通输液器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输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减少输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陈黎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分析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数字减影技术的指导下,采取平阳霉素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的方法,对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等进行观察.结果 行栓塞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更好,子宫体积恢复正常比例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陈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78例乳腺癌病人的术后化疗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8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心理护理、化疗前的护理、输液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等,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结果 52例乳腺癌患者中48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50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 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人两种尿管拔除方法对比

    目的 对神经外科病人就两种尿管拔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一种佳的尿管拔除方法.方法 选择80例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即在尿管拔除前注入开塞露至膀胱内,待膀胱充盈时抽尽气囊内的液体后再回注0.4ml液体,边按摩膀胱边拔除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尿管拔除法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拔管后自然排尿成功例数.结果 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尿管拔除法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尿管拔除法.

    作者:杨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中温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中,给予孕产妇温馨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摘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100例进行观察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孕产妇例数相等,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孕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温馨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经过温馨护理,观察组孕产妇低血压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率都比对照组孕产妇明显要低,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温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李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病例分析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致血糖增高,并进一步引起脱水,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现分析我院2001-2012年收治HHS患者临床资料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特点 30例,其中男患18例,女患12例,年龄均≥60岁.16例既往未诊断过糖尿病,14例患糖尿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20例,意识模糊10例;12例有恶心、呕吐、低血压症状.诱发因素:感染19例,脑血管意外5例,6例因腹泻、呕吐引起.

    作者:隋洪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给予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所选择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为医护人员个人宣教;患者所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为治疗方法的效果;患者出院后所要求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电话干预.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7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小儿急性喉炎患儿78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另一组对照组33例,用病毒唑注射液.并对两组患儿腹泻时间、呕吐、脱水消退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比对照组消失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77%,对照组总有效率84.8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迅速控制病情,与病毒唑比较,在腹泻时间、呕吐、脱水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铁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名,均为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在职的护理人员,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划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护理管理前自评或他评工作积极性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管理前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管理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医生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分别为77.5%,8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患者及医生满意度,综合水平,对护理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联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科应用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应用骨科大面积软组织皮肤缺损及骨感染方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患者应用VSD治疗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8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骨科应用VSD治疗效果显著,其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金莲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NCPAP治疗NRDS疗效观察

    NRDS的病因多种,其中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资(PS)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是NICU常见多发病,早期判断,使用NCPAP治疗可大大降低NRDS死亡率及PS使用率,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及其并发症.随着NICU的成立及发展,早产低体重儿成活率的提高,NRDS逐渐成为NICU常见多发病.对早产低体重儿,糖尿病孕妇产新生儿及有围产期窒息史新生儿等,高度可疑发生NRDS患儿,尽早使用NCPAP治疗,防止肺泡萎陷,缺氧及酸中毒加剧PS产生不足.从而降低PS使用率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降低NRDS死亡率和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朱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OPN)水平,研究OPN与慢性乙肝的关系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8例健康对照者和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观察其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慢性乙肝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 所有慢性肝炎组外周血OP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PN水平随肝脏炎症程度加重而增高,与反映肝脏炎症的生化指标呈正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无关.结论 测定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可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乙肝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文平;郑伟强;郝伏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印证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5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按观察组25例和对照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奥美拉唑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之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及临床预后有更高的要求,除针对疾病本身治疗外,更需降低复发率,达到根除效果.以减轻疾病痛苦.本次研究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翁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岛素治疗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病例中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急诊接收急性乙醇中毒42例中统计中发现,常规治疗和加用胰岛素治疗治愈速度明显差异.结果 加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胰岛素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丛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解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

    目的 解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自2003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39例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前后所监测到的SaO2、平均SaO2的长低通气时限.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尿钠肽值(BN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上借鉴及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重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开始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发展.

    作者:姜继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析内窥镜的感染与消毒管理问题

    因为内窥镜本身具有特殊的性质,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往往比较困难,如消毒工作没有做好,则会增加患者出现医源感染的概率.本文分析了导致仪器感染的因素及仪器的消毒管理对策,认为应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仪器消毒的关键环节、对储存仪器的工作进行完善与监测及记录消毒的情况.

    作者:王云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