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蓓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宫缩发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体会.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宫缩发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宫腔堵塞纱布治疗)和观察组(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每组各3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宫缩发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玲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由于SAP患者的病情比较凶险、复杂、个体间差异性大,所以目前在临床内、外科医生中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针对药物对该病症治疗情况展开阐述.
作者:陈雪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溶液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地定量分析水中的污染物.本文简要介绍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概况以及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部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除了进行治疗外不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干预组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患者未实施全程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危险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干预组开始结合全程护理之后,其血糖控制良好率达到了100%,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丽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癫痫患儿动态脑电图(A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的价值.方法 对132例癫痫患儿作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监测.结果 AEEG显示异常105例(79.55%),REEG显示异常48例(36.36%).结论 AEEG在监测癫痫患儿脑电异常活动方面优于REEG,可为临床诊治癫痫提供依据.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5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经彩超定位,治疗组30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组的患者形成包裹性积液少、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及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创伤小,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与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相比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先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方法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产生.方法 总结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预防办法.结果 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使其更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预防医疗纠纷以及护理事故的出现.结论 健全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职责,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杜绝医疗事故的产生.
作者:汪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功能康复训方法并评价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病例45例.术前做呼吸道、躯干和下肢主动运动.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及继续术前的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随访6-12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肋骨骨折对位对线好,无环抱器松动移位,胸廓无畸形.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3-6个月后恢复正常劳动力.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疗效可靠,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肺结核咯血诊治中的有关问题及如何通过止血药物快速止血.方法 以10-20U加入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或首次以5-10U垂体后叶素,加25%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脉注射.结果 垂体后叶素能快速止血,有效治愈率高.结论 除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首选垂体后叶素止血.
作者:翁一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合并硬化剂治疗对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及临床表现.方法 用超声波引导穿刺引流合并硬化剂无水乙醇或50%葡萄糖液治5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观察其术中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并统计两种硬化剂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均未出现血性液,所有患者抽出液蛋白试验阳性.有4例患者在注入无水乙醇后有醉酒样皮肤发热症状,几分钟后消失,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经多次随访观察,本组50例患者的囊肿均有减小,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治疗患者28例,显效25例,显效率为89.28%;50%葡萄糖作为硬化剂治疗患者22例,显效20例,显效率90.91%,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合并硬化剂治疗操作简单,疗程短且不良症状少,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丹丽;万芝兰;欧志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关注围绝经期妇女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实施保健指导,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断为早孕并自愿口服药物进行流产的2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284例患者有210例(73.94%)患者完全流产,另外有74例(26.06%)患者给予其清宫术,对使用清宫术的患者年龄、妊娠天数、孕产次进行研究证实,患者若年龄越大、妊娠天数越长、胎产次越多,则需要进行清宫率越高.结论 药物流产后出血与患者年龄、妊娠天数以及孕产次有着明确关系,患者使用药物流产后需要给予观察,一旦发生异常立即给予处理.
作者:张晓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白介素II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注射顺铂及白介素II.结果 约88%患者胸腔积液得到控制,胸痛、胸憋等症状明显缓解,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的发热,体温高为38.5℃.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康乐;王一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生物制药的兴起、发展、未来进行介绍.对我国的生物制药的接力创新特性进行分析概括,并进行举例说明.对我国生物制药共性技术运行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我国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因急性、暂短性心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当冠脉血流供应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时即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血可由冠脉血流量的减少和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引起,当患者本身有冠脉阻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原因更容易诱发心绞痛.1 病例资料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的影响,并探讨脂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63例,测定血清中TC、Cr、TG、LP、ApoA1、ApoB的浓度,比较对照组与透析前、后脂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RF患者的TG、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Cr、Lp(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ApoA1水平显著降低(P<0.05),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TC、TG、Lp(a)、ApoA1、ApoB水平与透析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r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检测血液透析CRF患者脂蛋白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王淑云;夏宇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性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分别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24h尿蛋白总量、血清尿素氮、血纤蛋白原及血清白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试验组程度更大;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青;彭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PSA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Ⅰ)、苯甲酸(benzoic acid,Ⅱ)、芍药苷(paeoniflorin,Ⅲ)、没食子酰基氧化芍药苷(galloyl-oxypaeoniflorin,Ⅳ)、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Ⅴ).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作者:周冰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以血管的炎症渗出,玻璃体反复出血、结缔组织增生、视力锐减为特征,多为双眼先后发病,致盲率高.现代西医学多应用抗结核药、激素、止血药、局部激光光凝术,严重者行玻切术,但疗效均不理想.中医治疗该疾病,强调整体辨证,局部与全身相结合,有其独特之处.笔者在3年里采用滋阴降火中医疗法治疗本病22例,获效较好,现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王磊;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摄影在全国各大中型医院放射科逐渐开始应用.我科于2003年引进一台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摄影成像装置(fcr-5000型)及fl-im d打印机,其优点是照片显示图像清晰,影像对比度好,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了非常满意的影像资料,同时又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几年来在拍摄小儿x线胸片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作者:李永载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