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78例临床观察

崔立莹

关键词:头痛, 辨证取穴, 针灸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2%,观察组为91.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00例

    脑血管意外(CA)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为了大限度让病人回归社会,减轻家庭负担,我科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中均由CT确诊,其中脑出血48例,脑梗塞52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25岁-75岁之间,首次发病70例,复发30例,病程7天-6个月之间.

    作者:吴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目的 对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2例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6例.常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症状扭转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朱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脑卒中继发骨质疏松的评估价值

    目的 为进一步证实脑卒中引起骨质疏松及明确两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指标.方法 对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发病7天内、3个月、1年时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同时对30例同龄健康者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 ①两组的碱性磷酸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的血Ca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脑卒中组的甲状旁腺素检测3个月组、1年组与健康组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脑卒中组的骨钙素检测3个月组、1年组与健康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①血清学指标OC、PTH可作为早期脑卒中后骨质疏松诊断的指标.②血Ca2+、P、ALK不能作为诊断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的指标.

    作者:司景荣;贾晓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科药物配制的护理措施

    护士是临床护理过程中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实施者,由于儿童患者群体本身及儿童疾病具有特殊性,儿童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成人相比,在用药量、药物配伍上等都具有复杂性.例如,儿童用药量通常于其年龄、身高、体重等要素密切相关,但临床操作上,由于每种需溶解药物的溶媒量具有差异性,且操作上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常常会使临床药液抽取上缺乏精准度.针对此问题,为提高儿科用药精准度、科学性与规范性,我院近年来通过对门诊儿童患者用药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制订了相应的需溶解药物配制标准,现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如下报道.1 儿科用药现状调查

    作者:吴铁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9例,均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后28周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临床症状缓解上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9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在心电图改善上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周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冻干粉针能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可降低心绞痛的再发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元辉;张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9例ASO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4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变,血管再通良好;2例因就诊时间晚,动脉硬化严重,终截肢,肢穿刺部位大出血1例,穿刺部位巨大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2例,脑出血1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术中血管破裂1例,术中血管夹层1例.结论 ASO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疾病的预后非常关键.

    作者:李莲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56例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就诊的156例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患者,与同期122例性激素测定的健康体检的妇女均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指标为FSH、LH、PRL、E2、P、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由催乳素血症、垂体微腺瘤造成的不孕症FSH、LH、PR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2、P明显低于对照组.由子宫卵巢功能异常造成的不孕症LH、T明显高于对照组,由黄体功能异常造成不孕症LH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不详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测定性激素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不孕症的诊治、用药提供有参考依据.

    作者:秦瑛键;张朝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封管方式及封管液的封管效果.方法 将30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在随机分2个亚组,观察对比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位置的堵塞发生率及封管液的保留时间对堵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Ⅰ组的2个亚组进行的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顺序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Ⅱ组的2个亚组进行的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位置堵塞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6.p,0.05),III族的个踏足进行的封管液不同保留时间赌馆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3,p<0.05).结论 封管时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套管针延长管起始处,封管效果可靠,肝素盐水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作者:谢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动症儿童学龄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目的 探讨多动症儿童学龄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7月-2011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多动症的儿童118例,对所有患儿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在学龄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儿实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使其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显著.118例患儿中,显效79例,好转3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2.4%,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的帮助较大.结论 对于多动症儿童,对其在学龄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并实行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病情,而且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探析

    目的 研究不同科室的患者在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1440份治疗病例,对不同科室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科室均普遍存在抗生素的滥用情况,但是内科科室中抗生素滥用情况尤为严重.结论 虽然抗生素的使用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也应该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不必要的使用.

    作者:陈淑红;许鹂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介素II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白介素II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注射顺铂及白介素II.结果 约88%患者胸腔积液得到控制,胸痛、胸憋等症状明显缓解,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的发热,体温高为38.5℃.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康乐;王一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

    口腔黏膜炎(OM)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令人感到痛苦的不良反应之一.口腔黏膜为人体直接接触外界黏膜,细胞毒药物导致口腔黏膜的生理屏障受损,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菌血症、败血症,使病人生存率下降[1].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特别在患者处于极期(骨髓空虚期)时,做好OM的防护对预防或减轻病人口腔并发症、降低继发感染的危险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均有重要意义.现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相关口腔黏膜炎护理进展状况综述如下:1 病因

    作者:董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带教风险.方法 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 减少和降低了护理带教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防止纠纷发生.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护生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有娟;伍玲玲;关洁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种社会因素的介入,脑出血的病人日渐增多,并趋向年轻化方向发展.1 一般护理1.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的变化,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即有再次出血或脑疝的可能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降颅压、止血等抢救工作.脱水剂应快速给药,保持静脉通畅,输入其他补液时,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1.2 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于冰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膀胱癌病人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膀胱癌病人行膀胱灌注化疗的观察护理.方法 对78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跟踪随访78例病人1年内无复发,2年内复发3例,3年内复发4例.结论 针对膀胱癌易复发的特性,通过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及科学有效的护理,以提高其治疗效果,保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汤春凤;岳蕴青;宋瑞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复杂肾结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肾结石患者的资料,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组52例(观察组),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二次肾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4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二次结石取净率与总取净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均较低.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疗效优越(总取净率为96.15%),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探讨研究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可行性、根治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03月-2012年08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其中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实验组)12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相似(P>0.05);但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有相同的疗效,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根治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达热拜·热达提;王海江;尹东;孟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贲门癌术后中药治疗病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狄××,男,66岁,2004年10月诊断为贲门癌并手术,术后六年病情稳定,近半年出现吞咽困难,咽部不适,经复查确诊贲门癌复发;2010年11月9日,家属要求只用中药治疗.症状是吞咽困难,只能进流食,伴有全身乏力,舌略少苔.脉弦有力,治疗用中药煎剂一疗程(一疗程为20天)主要药物有:枸杞子、制首乌、莲子肉、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制鳖甲、制龟板、乌贼骨、桂枝等.2010年12月10日,病人二诊,吞咽已顺利,继续服用一个疗程,2011年3月6日,病人精神佳,体重增加、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进硬食有时打咯,感觉咽部不适,脉弦,苔淡暗,苔薄.继续服用一个疗程.2011年6月27日,见病人精神佳,进食馒头面条均正常,并能干家务活,患者病情稳定,状如常人,近一年未用任何药,无任何不适,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苔质变成淡红色,舌苔变薄,脉象缓和,2004、05、06年每半年用一个疗程,2007、08、09年每一年用一个疗程,2012年复诊,病情稳定,随访治疗.

    作者:周虎田;张世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岛素治疗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病例中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急诊接收急性乙醇中毒42例中统计中发现,常规治疗和加用胰岛素治疗治愈速度明显差异.结果 加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胰岛素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丛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连市甘井子区小学食堂午餐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小学生午餐的膳食结构、能量及营养素摄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提出建议.方法 抽查甘井子区15所小学,采用记账法各小学食堂各类食物的一周消费量进行调查统计,连续记录4周,计算平均每人每天午餐食物、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以<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WS/T100-1998)作为标准,做出评价.结果 ①谷类摄入量适宜.②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蔬菜摄入均过量.③植物油摄入过量.④能量摄入过量.⑤来自动物及大豆的蛋白质、铁、维生素C的摄入量均过量,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低于建议标准.结论 小学生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足,动物性食品、蔬菜及植物油摄入量过多.②小学生午餐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能量、优质蛋白、脂肪等摄入量均超过推荐值,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

    作者:马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