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琼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通过纵向研究73例LN临床病例,于第1,12,24周收集患者的中医证候四诊信息,作出中医证型诊断.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狼疮性肾炎病初热毒炽盛证较多,整个24周内脾肾阳虚证、瘀热痹阻证、风湿热痹证均较多.结论: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朱月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中尿浊范畴.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陈翠兰师承于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擅长应用其所创立的补肾活血泄浊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现将其经验介绍于下.1 病因病机陈老师据张大宁教授肾虚血瘀理论认为,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夹浊,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肾虚为本,血瘀夹浊为标.该病的发生多因外感邪气、禀赋不足、过劳伤肾等,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过劳伤及肾中精气而致,患病日久亦可导致肾虚.
作者:付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内服配合中药熨烫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加味当归四逆汤配合中药熨烫治疗,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配合中药熨烫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余洋;周群;樊效鸿;黄勇;陈日高;王鑫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认为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包括内治、外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表明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应用广泛,方法多样,对进展期和缓解期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芮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接受化疗的15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在征询患者本人及家属许可的前提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接受GC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组79例GC化疗方案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化疗耐受性、不良反应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将复方苦参注射液与DC化疗方案联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洪英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为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61,P=0.014);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恶心,1例消化道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1.895,P=0.169).结论: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较好,较单用抗生素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朱文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结合古代文献分析认为,卵巢功能早衰是由于长期思虑过度、纵欲、崩漏等导致肝脾肾受损,冲任渐涸,精血亏竭,病机主要是肾虚、肝郁和脾虚,故应采用补肾、疏肝、健脾“三脏同治”针刺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三脏同治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晶;田梦;沈庆思;张永臣;贾红玲;孙振高;卢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10年 月至2012年 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病历中的中药外洗方剂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洗方剂50首,涉及中药87种.方中温性、寒性药所占比例较大,以辛药和苦药为主,主要归肝经和脾经.以苏木、伸筋草药物组合为代表的祛风散寒、除湿消肿、祛瘀活血药物使用频率高.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19首.结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药外洗方剂以祛风散寒、除湿消肿、祛瘀活血为主,其核心药组与新处方,可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胡满香;王惟钊;王奕力;李叶;吴晓林;梁红;张海霞;田元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玉肾露加减配合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配合细胞毒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玉肾露加减治疗,60日为1个疗程.疗程开始前与结束后,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总胆固醇测定,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总胆固醇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配合细胞毒药物相比,配合玉肾露可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帆;马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从肠论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按照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颗粒开水冲服.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中临床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临床疗效、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改善、降钙素原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从肠论治法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
作者:连乐燊;蒋紫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天降血栓通丸早期干预的方法能否减少实验大鼠主动脉NF-κB蛋白因子及其下游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75只),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天降血栓通丸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与盐酸吡格列酮组,予药物干预,观测血糖、MCP-1、MMP-9,NF-κB.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天降血栓通丸各组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天降血栓通丸早期、中期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MCP-1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降血栓通丸早期给药组与西药组比较,MCP-1表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天降血栓通丸早期、中期给药组NF-κB及MMP-9蛋白表达下调明显(P<0.05),其中天降血栓通丸早期组下调显著.结论:天降血栓通丸早期干预有效降低NF-κB调控的MCP-1及MMP-9蛋白水平表达,可能是其延缓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徐彩凤;马国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孙西庆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各类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举例如下.例1:李某,女,40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腰以下麻木半年.现症见:腰以下麻木,影响行走,晨起较轻,下午及夜间加重,与天气无关,按揉可缓解;自觉双下肢乏力沉重,右侧更甚;右手除大拇指外4指连及手掌、腕横纹以上5寸尺侧麻木,不影响活动;纳眠可,畏寒,可食凉;大便日一行,质可,排便费力;小便可,舌淡、齿痕、苔薄白裂纹,脉沉.颈椎MRI: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药用:麻黄、炮附子、炙甘草、干姜各10 g,苍术、川芎、桑寄生、威灵仙、僵蚕、天麻、川牛膝各20 g,独活、茯苓各15 g,细辛3 g.每日l剂,水煎服.
作者:张旭;孙西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加减内服加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雌酚片;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内服加外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 (P <0.05);治疗组带下量、带下色、带下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内服加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张爱华;张俊萍;魏征;赵嘉梅;王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孙某,女,47岁,2016年11月10日初诊.右侧颌面部电击样疼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2年前因生气后次日晨起咀嚼时出现右侧下颌部疼痛,呈阵发性,于当地口腔医院就诊,诊为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剂量大时达到每日3片,2年来症状反复发作,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颌面部疼痛加重,口服卡马西平及中药治疗,效一般.入院症见:右侧颌面部阵发性疼痛,呈电击样放射痛,下颌部疼痛明显,说话咀嚼生气后疼痛加重,张口受限,自觉右侧舌尖部麻木不适,时有右侧颈部僵紧不适,纳可,眠差,大便2天1次.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王长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裨益肠丸结合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补裨益肠丸结合艾迪莎治疗,对照组采用艾迪莎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2%,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沉(ESR)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补裨益肠丸结合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核异消颗粒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共240例,其中中度宫颈糜烂患者145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95例,按门诊就诊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3例采用核异消颗粒局部治疗,对照组117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0天,连续治疗2个周期.结果:治疗组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55,P<0.05).治疗组HPV总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结论:核异消颗粒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寇海梅;张淑芬;刘丽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Ⅲ期胃癌术后化疗中联合应用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比较,将纳入标准的Ⅲ期胃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各30倒,观察组分别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0mL、20mL、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从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开始连用两周.比较各组化疗期间患者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结果:第4个化疗周期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临床疗效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观察3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胃癌术后化疗中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减轻患者疼痛、减轻骨髓抑制及保护肝功能,联合应用20m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患者的收益大.
作者:贾英韬;冯振强;魏文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立体五联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予中药立体五联疗法,对照组予西药抗炎.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42.8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立体五联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顾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睡眠质量,治疗前后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定总有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SQI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郑士恒老中医根据肝癌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因病机,组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今择验案一则,介绍如下.苏某某,男,75岁,2011年5月24日初诊.因“右肋下疼痛伴腹胀、乏力、呕吐2周余”于2011年5月20日就诊于潮州市中心医院.辅助检查提示:AFP>1000ng/ml,CEA 82ng/ml,ALT 203U/L,AST 256U/L,TBIL273umol/L.腹部CT示:肝左叶见低密度占位病灶,大小约6.5em×8.4cm,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胆管癌栓阻塞.
作者:郑锵;姚莹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