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文献中重症肌无力中药使用规律的数据挖掘

刘凌云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中药, 数据挖掘
摘要:通过建立中医文献中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情况数据库,运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客观地分析重症肌无力药物使用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客观思路和有意义的借鉴.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临床确诊为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59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80% (95% CI =84.73% ~96.87%);对照组显效49例,有效16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0.65% (95% CI =61.34% ~79.9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2.281 7,P=0.022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综合治疗,其收益为OR=0.24 (95%CI =0.10~0.57),NNT =5 (95% CI =3.15 ~ 11.72).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 CI不重叠,满足一类临床试验的证据等级要求.

    作者:沈惠娟;刘喆;易阳;江凯华;陈琳;李亚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孙郁芝治疗尿血经验举隅

    孙郁芝教授,主任医师,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首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之一,从事临床、教学50余年,中医基础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主张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对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等颇有研究,尤在治疗尿血方面独树一帜.

    作者:王左希;张轶欧;郝雨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艾灸神阙、足三里穴合腹外常规护理干预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评价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足三里穴合腹外常规护理干预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腹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艾灸神阙与足三里穴.两组干预5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 (95% CI =82.75% ~99.90%),对照组为73.33% (95% CI=57.50% ~ 89.16%),两组综合效果比较(u =3.354 1,P=0.000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恢复首次肠鸣、排气、排便时间参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艾灸神阙与足三里穴合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腹部术后的效果优于单纯普外科常规护理,其收益为OR =0.09 (95% CI =0.01 ~0.82),NNT =4 (95% CI =2.41 ~ 18.98).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80例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胆汁反流性胃炎3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予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味,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合硫糖铝片.两组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15例,有效6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22%(95%CI =93.10% ~99.00%);对照组临床痊愈35例,有效80例,无效65例,总有效率为63.89% (95% CI =60.31% ~67.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6.312 9,P<0.00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片合硫糖铝片,其收益为OR =0.05(95%CI =0.02~0.13),NNT=3 (95%CI =2.41 ~3.98).

    作者:刘雪强;宿录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治疗闭经的中药药对配伍特点

    中医药治疗闭经具有显著优势,其中药对应用灵活,疗效显著.从闭经的病机即虚、实及虚实夹杂等角度,列举了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补虚、攻邪及攻补兼施药对,并探讨闭经临床治疗常用药对的配伍特点.

    作者:杨利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受益与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受益与近期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用GP(盐酸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化疗,其中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第1~3天,静脉滴注.21天为1个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在上述化疗基础上,予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第1~14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受益反应率为91.30%(95%CI=71.90%~98.95%),对照组为68.18% (95% CI=39.69%~96.6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309 1,P=0.190 5),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1% (95% CI =58.00%~94.55%),对照组为63.64%(95%CI =43.54%~83.7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469 4,P=0.139 7),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性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优于单用GP方案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其临床受益反应的收益为OR=0.20(95%CI=0.04~1.56),NNT =4 (95% CI =2.15~388.94);近期疗效的收益为OR=0.37(95%CI =0.09~1.47),NNT =5 (95% CI =2.23~19.81).证据显示,治疗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能具有中度规模的效益.

    作者:高大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柴胡桂枝汤临证应用举隅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可用于治疗太阳与少阳同病.临证时,笔者曾将该方应用于各科多种疾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兹举例如下.1 外感高热王某,男,48岁,2012年12月8日初诊.恶寒发热1周.1周前因洗澡受凉出现恶寒,继则发热,体温39.2℃ ~40.1℃,先后口服清开灵冲剂、小柴胡冲剂、日夜百服凝3天,及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4天,效果不佳.

    作者:周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文政临证验案4则

    笔者曾跟黄文政教授学习其临床辨证思维及用药特点,受益颇深,今选病例4则以启发习医者之思维,现报告如下.1 补肾益精,化痰开窍治耳鸣王某,男,56岁,2013年8月31日初诊.耳鸣10余年.患者10前患高血压,自觉耳中鸣响,鸣声有时如蝉,有时如雷,常伴目眩,血压主要以西药降压为主,但效果不稳定.刻诊:耳鸣,眩晕,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时颜面及腿肿,疲乏少力,两颧泛红,多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无力,血压155/100 mmHg.证属肾阴阳两虚,阴虚阳浮,虚风内动,治当补肾填精,滋阴摄阳,兼化痰开窍.

    作者:许云姣;井蓉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芪参益气浸膏动员内皮祖细胞促进大鼠梗死心肌血管新生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浸膏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促进梗死心肌新生血管形成,减小梗死面积的效果.方法:①成年Wistar大鼠左前降支结扎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A)、假手术组(B)、AMI组(C);芪参益气浸膏治疗AMI组(D).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段大鼠外周静脉血EPC动态变化.③4周末处死大鼠,心肌切片Masson染色,左室心肌正中线弧长方法计算梗死面积.④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各组梗死、梗死周边及非梗死区新生血管数.结果:①造模后第7天,D组外周血EPCs数明显高于A、B、C组(P<0.05),C组高于A、B组(P<0.05),A、B组间EPC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14天D组外周血EPCs数明显高于A、B、C组(P<0.05),A、B、C组间依次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仅D组14天时EPCs仍维持较高水平.②D组梗死及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计数明显多于C组(分别P <0.05).③D组梗死面积小于C组(P<0.05).结论:①芪参益气浸膏能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使其数量增加并促进梗死周边区血管新生.②梗死后大鼠应用芪参益气浸膏可以限制梗死面积.

    作者:周钧;刘克强;齐新;贾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配合皮下注射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症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配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血海,配合皮下注射rhG-CSF;对照组仅皮下注射rhG-CSF.结果:接受治疗后第5天,治疗组有效4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91% (95% CI =78.20% ~97.50%);对照组有效3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3.91% (95% Cl =61.22% ~86.60%);两组疗效比较(x2 =4.4442,P=0.037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合皮下注射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皮下注射rhG-CSF,其收益为OR=0.28 (95% CI=0.08~0.96),NNT=6 (95% CI =3.05 ~83.33).

    作者:郭春花;郑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扶阳透骨片对去卵巢大鼠SD胫骨TBV、TRS、TFS及MAR参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扶阳透骨片对去卵巢大鼠SD大鼠胫骨TBV、TRS、TFS及MAR参数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组依文献方法制备去卵巢SD大鼠的骨质疏松模型,假手术组术式同造模组但不去卵巢,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手术.其中造模组又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阿仑膦酸钠(1.0 mg/kg)灌胃,实验组予扶阳透骨片(150 mg/kg)灌胃,干预3个月.结束后,对大鼠胫骨标本经过处理制备不脱钙骨切片.结果:各组SD大鼠胫骨TBV、TRS、TFS及MAR参数比较,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TBV、TRS、TFS、MAR的参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证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TBV、TRS、TFS、MAR参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BV、TRS、TFS、MAR参数均无差异(P>0.05).结论:扶阳透骨片对去卵巢大鼠SD大鼠胫骨TBV、TRS、TFS及MAR参数的影响与阿仑膦酸钠相当.

    作者:谢延华;黎惠金;蔡国雄;张学全;林潮炫;赖冬青;黄少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治愈右眼睑润动1例

    中医认为,眼睑润动是因气血不和而致眼睑不自主牵拽跳动的病证.目前,西医对于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但针灸治疗,疗效肯定.兹报道1例如下.赵某,男,25岁,2013年12月5日初诊.右眼睑润动1月余.患者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润动,每日发作6~9次,每次发作时间约为2秒.曾行热敷治疗,效差.症见:右眼睑润动,情绪变化时加重,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数.无面瘫病史.

    作者:李振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平衡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面瘫患者69例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平衡针刺法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6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95% CI=80.56%~99.46%);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0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1.76%(95% CI =45.42%~78.1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2.828 3,P=0.006 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平衡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其收益为OR =0.09 (95% CI =0.02~0.48),NNT =3 (95%CI=1.92~7.66).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不重叠,OR的95% CI<1,满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一类证据等级要求.

    作者:赵冬娣;李有武;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柔肝熄风汤防治中风先兆证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柔肝熄风汤对中风先兆证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予自拟方柔肝熄风汤口服,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两组连续干预8周.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95% CI=73.95%~99.05%),对照组为64.00% (95% CI =45.18%~ 82.8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783 2,P=0.074 7),差异接近临界状态;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部分症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预防中风发生方面,经半年随访,治疗组发生中风0例,对照组发生2例.结论:柔肝熄风汤对中风先兆证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尽管其收益为OR =0.15 (95% CI =0.03~0.81),NNT=4 (95%CI=1.96~19.84);预防作用揭示,治疗组每治疗12.5例患者,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中风患者的发生(尽管其OR不具比较意义,无法比较;NNT=12.5,其95%CI理论值=5.30 ~47.47),这可能就是该方“治未病”的价值.

    作者:汪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心病痰瘀痹阻证特征性客观指标研究进展

    痰瘀痹阻证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证型,其病机多为痰浊与瘀血交阻、痹阻心脉[1].目前,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客观指标研究,主要体现在血糖、血脂、基因多态性、炎症因子、血液流动性、冠脉造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改变.笔者将其综述如下.1 生化指标

    作者:康善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两组治疗3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95% CI =91.20%~100.00%);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0%(95%CI =70.72% ~94.2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23 2,P=0.043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作者:闫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韩哲仙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研究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有大量腹水形成.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臌胀”范畴,古有“中满”、“蜘蛛蛊”、“单腹胀”等别称,为中医内科风、痨、臌、膈四大难治痼疾之一.韩哲仙老中医,浙江慈溪人,出生于中医药世家,192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九届毕业生,系孟河丁氏学派传人,毕业后就职于四明医院(现今上海曙光医院).

    作者:韩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培菲康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95% CI=74.30%~98.00%),对照组为70.00%(95% CI=53.60%~86.4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926 6,P=0.054 2),差异接近临界状态;且在改善腹泻的频率、大便的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培菲康的证据尚不够充分,但收益为OR =0.17 (95% CI =0.03~0.85),NNT =4 (95% CI =2.33~26.67),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腹泻的频率及大便的性状.

    作者:李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桂枝茯苓丸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之功.古籍记载本方用于治疗瘀血留滞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之病.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属瘀血留滞胞宫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2则.

    作者:张倩;盛晓英;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Graves病30例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Grave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舒缓情绪、注意休息、忌碘饮食的基础上予以丙基硫氧嘧啶常规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95% CI=82.75%~99.90%);对照组为75.00%(95% CI=58.96%~91.0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741 4,P=0.081 7),差异接近临界状态;治疗后两组甲状腺体积减小程度比较(t=-4.356 7,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汤结合丙基硫氧嘧啶片治疗Graves病优于丙基硫氧嘧啶片的证据尚不足,其收益为OR =0.10(95% CI =0.01~0.90),NNT=5(95%CI =2.80~13.11).

    作者:许经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