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惠玲;王栋
目的:探讨黄连合剂和ORS联合治疗大肠杆菌肠炎疗效.方法:选择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2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采用黄连合剂保留灌肠和口服补液盐(ORS),对照组101例,常规口服或静脉补液,并采用庆大霉素保留灌肠.结果:两组疗效分析表明,治疗组在退热、止泻、纠正脱水、平均治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具有抑制肠分泌,促进体内水、电解质迅速恢复的作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因子破坏,维持胃肠黏膜完整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有EGFR的高度表达,对胃黏膜的保护及其损伤的修复有很重要的作用.EGF和EG-FR是评价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通过影响EGF和EGFR的表达,在改善胃溃疡的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QOUH),防止胃溃疡复发等方面疗效肯定.研究大多以实验为主,而规范的临床观察研究较少,今后应着眼于怎样应用于临床,多开展中医关于EGF,EGFR与胃溃疡愈合关系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寿宁;杨继波;张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地龙含多种活性成分,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的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是地龙活血化瘀、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之一.研究发现,地龙具有降压、抗血栓、抗心律失常、抗癌、增强免疫、杭溃疡、解热镇痛、杭肝纤维化、保护肝脏等作用.
作者:刘亚明;郭继龙;刘必旺;刘丙辰;张慧忠;周保腾;张芳;梁红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2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效28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5%.结论: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徐俊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调周法为主的中药治疗月经过少53例,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9%a.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过少疗效满意.
作者:周雅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疏肝活血化痰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软脂酸诱导幼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体外细胞模型,并用化瘀祛疾方药含药血清干预,检测肝细胞活性和甘油三酣水平(TG),肝细胞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Cyto-Ox活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疏肝活血化疾中药能明显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体外模型细胞存活率,降低TG水平,升高线粒体Na+-K+-ATP酶,Ca2+-ATP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结论:硫肝活血化瘀中药能有效提高肝细胞能量供应,改善细胞水平的能量代谢障碍.
作者:曾兰;盛国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上世纪70~80年代,我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兼秘书.秘书的事,实际上是负责学会的日常活动、上下联系、安排会议、组织学术活动等等.因此,和我省的中医药界人士接触来往较多,不论是省城的还是各地市的知名人士都有过联系和来往,这确实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和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当时的常务理事有10几位,都是名噪一方的老中医,理事长是著名医学史专家贾得道先生,常务理事有邢子亨、刘绍武、张刚、胡翰文、戴光寿等.
作者:王世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孟肾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秉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中医诊断学>是承接中医墓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也是中医双语教学的基础.目前,由于教材、师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尚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探索适合<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模式,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仍是一线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研究的方向.
作者:杜彩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频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针刺加中频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好转2例,全部有效,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巧例,全部有效,治愈率62.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加中频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优于单一针刺治疗.
作者:洪东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对照组30例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盆腔B超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刘微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宫外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活血消症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吟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活血清症方治疗宫外孕的疗效与西药甲氨喋吟相当.
作者:宫艳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医护理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不同阶段.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人,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1].近年来,中医护理学者在中医护理的理论、教育、管理、实践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推动了中医护理的发展.笔者查阅了近5年以来的中医护理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了解中医护理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动中医护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作者:谢文晖;柏亚梅;周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属临床常见病,欧美国家患病率为10%~20%,世界平均患病率约为10%,亦为我国10大死亡原因之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占高血压患者的90% .
作者:孟庆岩;王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2例单纯西药治疗,巧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犯例,进步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2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作者:牛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焦中华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他在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广收博采,融汇中西,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部分经验及相关案例选介如下.
作者:梁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龙胆泻肝汤早见载于李东垣<兰室秘藏>,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查阅近10年来该方的临床报道文献,报道凡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内科、皮肤科、男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的多种疾病,应用该方加减均可获较满意疗效.今后应加强该方的基础药理研究.
作者:王东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治口疮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阴虚火旺.分析<和剂局方>中有关条文、药物组成及后世相关文献,认为甘露饮具有滋胃阴,泄胃火,祛脾胃湿热的功效,适用于胃火炽盛,脾胃阴虚,兼挟湿热型口疮.
作者:朱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老年性痴呆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属中医善忘、痴呆等病证范畴.精气是大脑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结合临证体会,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为诸脏亏损,气血不足,肾精亏虚,标实为痰阻血瘀.其中肾精亏虚,脑髓不足,脑失所养是发病基础;痰浊困阻,蒙蔽脑窍为发病的关键因素.补肾化痰是老年性痴呆的防治大法.
作者:孔明望;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导师刘金星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妇科副主任.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数十年,尤其在月经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观察到导师在继承前人治疗月经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心得,效验良多.现将导师治疗经行泄泻医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洋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