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三仁汤出自清·吴瑭<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竹叶、通草组成,是治疗湿温邪遏卫分的名方,具有宣上、畅中、渗下之功.多年来,笔者应用三仁汤加减辨证治疗内科多种病证,收效甚佳,兹举例如下.1 上半身出汗吴某某,男,56岁,2006年10月15日初诊.
作者:刘美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小苦苣菜水提取物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Diamon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水溶液(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木犀草苷含量在0.119 2~0.953 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小苦苣菜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惠珍;王丽芳;裴妙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固冲摄血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过程中提高性生活质量和改善情绪的作用.方法:将确诊的207例围绝经期脾肾阳虚型功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对照.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情绪变化调查和卵巢激素水平测定.结果:中医治疗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有明显差异性,中西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雌、孕激素含量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有显著差异性,中西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性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病人情绪得到改善,中西两组有明显差异性;对照组副作用较治疗组明显,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固冲摄血汤可调整月经周期,并能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女性性生活质量,稳定病人情绪.
作者:姚军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9年1月至12月,笔者采用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健脾补血的方法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大于2周的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药流后常规予生化颗粒、产复宝颗粒等中成药使子宫复旧治疗后,仍子宫出血且大于14天,B超提示官腔内无组织残留,无明显蜕膜,临床表现仍反复出血,程度不同,时多时少,腰困,有时下腹痛,出血量不等,往往是卧床时好转,起床后行走量多,出血有时鲜红,有时色暗有块,有时色淡如水,患者出血2周后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甚至头晕失眠,心悸,自汗,气短前来复诊.
作者:李爱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内耳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65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以手法复位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32例,有效率为91.43%,平均病程为(7.76±2.79)天;对照组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0%,平均病程为(10.55±3.24)天.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内耳良性位置性眩晕,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何乾超;刘永辉;陈风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笔者采用胃炎灵方加味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收治68例,其中住院13例,门诊55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大63岁,小18岁,18~30岁29例,31~40岁22例,41~63岁17例;病程长6年,短8个月.
作者:谢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芥遂膏穴位天灸治疗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芥遂膏天灸治疗哮喘患者72例,夏季初伏日开始贴第1次,以后隔10天贴1次,3次为1疗程.结果:72例患者痊愈16例,占22.2%;显效38例,占52.8%;好转12例,占16.7%;无效6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其中以寒型及秋冬季发病者疗效好,热型及春夏季发病者次之.结论:穴位天灸哮喘疗效肯定,并以寒型及秋冬季发病者疗效好.
作者:黄晓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不寐是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使心神不安,心血不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笔者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结合心理疏导、体育锻炼、针刺、食疗,因人而异,综合治疗不寐,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康恩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除湿开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除湿开胃汤;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片.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排空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胃排空延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湿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湿阻证主要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海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运用针灸、刺血、拔罐及TDP局部照射等疗法治疗带状疤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综合运用针灸、刺血、拔罐及TDP局部照射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5例,疗程7天.结果:35例中,痊愈30例,明显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5.7%.结论:针灸、刺血、拔罐及TDP局部照射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消耗资源少等优点.
作者:李东红;李斌;冯小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金仲达主任中医师是江苏省知名中医,肾病专家,江苏省中医学会肾病分会及全国中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盂肾炎等方面享有盛誉,特别是对IgA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张文军;安金龙;张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大定风珠是温病第四阶段,邪传血分,日久伤及真阴,致阴虚风动、阳亢不敛的主治方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的主要证候群及其病机符合阴虚、风动、阳亢的特点,现简析如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表现为畏热喜凉,手足心热,能食消瘦,烦躁失眠,舌绛齿枯,脉虚细数,女子则月经后期或数月一至,男子则梦遗早泄,精液稠黏液化度差,此皆真阴耗伤过度之象.
作者:石明山;石倩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由于不同原因使股骨头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1].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疑难疾病.
作者:李刚;王均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手-足-口病中药一号方与西药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者7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解热、镇痛、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及酌情使用抗生素、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手-足-口病中药一号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愈患者天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痊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中药一号方结合西医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徐荣;邓燕艺;卢雄才;官东秀;谭跃;李耀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金匮要略>以论述杂病辨证论治为主,书中有很多治肾的内容,诸如湿病、百合病、历节病、虚劳病、奔豚气、胸痹、腹满寒疝等.通过治肾,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疾病趋于痊愈.这一思想对后世医家特别是温补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天王补心丹为主加减治疗黄褐斑32例,1疗程20天,月经期停药,连服2~4个疗程.结果:痊愈12例,好转16例,无效4倒,总有效率87.5%.结论:天王补心丹加味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芮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出的三焦辨证,阐述了温病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温病的病位及病性,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张仲景六经辨证对照有一纵一横之妙,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有相辅相成作用.
作者:杨晓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滋阴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滋阴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150例,8周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临床治愈56例,显效84例,有效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4.7%.结论:利水寓于益护肝阴之中,攻补兼施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获得较为稳固的疗效.
作者:陈秀玲;姚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2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38~64岁,平均46.6岁;病程2~12年,平均6年;腹围98~112 cm,平均106 cm.
作者:张自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运用体针泻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23例,显效27例,有效率达100%.结论:科学的选择穴位,正确的针刺方法可起到清热解郁,通利乳络作用,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作者:周菊蘋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