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永乐宫医笺看中医学与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

畅达

关键词:永乐宫医笺, 中医学, 道教文化
摘要:祖国医学作为中华文明遗产的一部分,在其形成发展中与中华古老的宗教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有幸亲睹了道教文化著名遗址,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山西芮城永乐宫馆藏医笺全貌,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明浑然一体,中医学与道教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洋金花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8例

    采用口服洋金花酒每次10~20ml,每日2次,饭后服,疗程3个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8例.结果:临床治愈19例,显效65例,好转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4%(95%的可信区间为87.6%~97.2%).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

    作者:郑春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五味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42例

    自2000年3月至2000年12月,笔者应用五味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42例,分别观察TC、TG和HDL-C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向晟;张松青;贺长松;潘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丹毒50例

    运用中药口服及外洗配合抗生素治疗复发性丹毒50例,与单纯运用抗生素治疗5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18例,有效3例,2周皮损完全消退率为58.0%,2年复发率为14.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24例,2周皮损完全消退率为24.0%,2年复发率为32.0%.治疗组治愈率及2周皮损完全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作者:史雅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乳癖辨证分型与相关激素关系探讨

    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乳癣患者肝郁气滞型36例及中任失调型37例血中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含量.结果:E2肝郁气滞型》实验室正常值(P《0.05)》冲任失调型(P《0.01),冲任失调型和肝郁气滞型P值均低于实验室正常值(P均《0.01).提示实验室E2、P、PRL结果有利于中医辨证分型及指导用药.

    作者:孙美娣;陈慕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李辉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拾零

    李辉祥系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著名老中医,幼承父业,早年毕业于重庆中医训练所,后师事成都中医药大学已故著名中医专家吴棹仙先生,长期从事慢性肝炎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学习,现整理其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胡方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肝病手足心热辨治体会

    在临床各类肝病中,手足心热为常见症状之一,有时症状较明显,患者以主诉形式表达出,有时症状轻微,详细问诊才能获知,其病机多为阴血不足,内热烦扰.笔者临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手足心热,对控制病情有积极作用,兹举临床验案4则.

    作者:郭秀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2例临床观察

    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口服自拟前列腺炎方,另自拟中药方灌肠,辅以直流电离子导入;对照组仅口服自拟前列腺炎方.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95%可信区间为89.9%~99.3%);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95%的可信区间为74.1%~97.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c=4.3738,P《0.01).

    作者:高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扶正煎治疗中晚期肺癌40例

    采用扶正煎治疗中晚期肺癌40例,并设MVP方案治疗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生存1年以上者25例,1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期418天;对照组生存1年以上者11例,1年生存率27.5%,中位生存期234天.两组比较1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χ2=9.90,P《0.01).其中治疗组鳞癌I期9例,Ⅳ期7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55.56%、57.14%;对照组Ⅲ期9例,Ⅳ期16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33.33%、1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45,P《0.05).实体瘤客观疗效治疗组PR5例,SD23例,PD12例;对照组PR6例,SD25例,PD9例.两组SD率比较无差异(χ2=0.21,P》0.05).

    作者:隋道敬;周丽娜;李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66例

    采用自拟杀胚消症汤配合息隐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未破裂型66例.结果:治愈54例,无效转手术12例,非手术治愈率为81.82%(95%的可信区间为72.52%~91.12%).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活血功效探讨

    大黄,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历代医家重视.现行各种《中药学》教材,无一例外地把大黄归到了泻下药章节中,笔者认为,单言其泻下或仅突出其泻下,则易忽略大黄活血化瘀功效,现探讨如下.

    作者:李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肠化宁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疗效观察

    采用肠化宁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分为肝郁脾虚、脾胃阳虚、脾胃阴虚、脾虚湿热4型,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4.5%;各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2.4%、84.6%、88.9%、84.2%,无显著性差异(Hc=-0.3276,P》0.05).

    作者:王智慧;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呃逆58例疗效观察

    采用内关、足三里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呃逆58例,并设相同药物肌肉注射56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3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6.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41,P《0.05).

    作者:陈水星;丁陈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12例临床观察

    选符合伤寒诊断标准住院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予氯霉素等西药常规治疗加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08例,无效(并发症)4例,痊愈率为96.43%(95%CI=90.48%~98.66%);对照组痊愈59例,无效5例,痊愈率为92.19%(95%CI=85.62%~98.76%),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6912,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降低,OR=0.44(95%CI=0.16~0.65),每治疗24人可减少1人发生并发症,NNT=24(95%CI=16~38);且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氯霉素用量也显著减少(u=4.7753、2.7986、4.2906.P《0.01).

    作者:黄伟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腓神经麻痹21例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综合治疗周围神经病腓神经麻痹21例.结果:治愈8例,好转13例,全部有效.

    作者:彭利群;彭联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葛根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控制不良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35例加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25例未采用葛根素治疗.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均有显著下降(P《0.05~0.01),ISI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改变(P》0.05),两组上述参数差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葛根素具有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于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撬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36例

    在X光机监视下,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配合手法复位,弹力装置外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36例.结果:优秀21例,良好9例,较好5例,差1例,有效率为97.2%.

    作者:薛荣涛;贺西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0例疗效观察

    采用柴红归苓汤内服配合抗纤散外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0例,并与单纯服用柴红归芩汤40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层黏蛋白、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作者:王如高;赵维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发热验案2则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由于发病机理不同故可产生不同发热证候.笔者在临床诊治中遇老年发热病案2则,介绍如下.

    作者:吴继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味调心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1例

    张某某,男,49岁,1998年10月10日初诊.10个月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胸前区憋闷,大汗淋漓,下肢水肿,曾以低血钾症治疗无效,后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住院治疗40余天(具体治法不详),症状稍有改善,但胸憋气短,全身萎软无力,汗出,四肢麻木不减,又口服辅酶Q10、地高辛、卡托普利等,效果平平.

    作者:武风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现象,表现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这是2型糖尿病的显著特征,也是1型糖尿病的特征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改善IR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综述如下.

    作者:王德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