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结合中药内服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

邹胜祥;欧阳七五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中药内服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并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八针”穴位进行温针灸,1d1次,并进行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1d2次,疗程2周.结果:40例中,临床控制16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温针灸结合中药内服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中医外治杂志相关文献
  •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78例

    荨麻疹为皮肤科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与食物、理化因素、精神因素、感染等有关.临床上很多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我科采取自血注射大椎、肺俞穴治疗慢性荨麻疹,操作简单、痛苦小,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小16岁,大78岁,平均40.6岁;病程短3个月,长11a,平均1.8a.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突然发作的风团样疹,形态大小不一.②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③皮疹24 h可自行消退,伴瘙痒不适.④嗜酸性细胞、总IgE升高,补体C3、C4未见降低.⑤均除外心、肝、肾等严重疾病.

    作者:董育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夜啼的常用外治法概述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的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幼小婴儿.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夜啼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治疗方法灵活,操作简便,容易为患儿所接受.现对本病的常用外治法进行概述.

    作者:赵崇智;周仙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6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结果:显效6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4%.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易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吕彩虹;彭墩;杨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小儿抽动症30例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不随意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伴发声的心理行为障碍.病因复杂,至今在医学界尚无定论,目前多数认为与神经生化因素、遗传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的改变有关.抽动症多起病于10岁前,男女比例为5:1 ~3:1,主要症状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鼻、噘嘴、头部抽动、清喉、吼叫等.临床上治疗一般以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为首选,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常受到限制.近1a来,笔者采用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小儿抽动症3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建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8例外阴白色病变治疗的临床分析

    外阴白色病变属临床常见病,顽固难愈,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临床医师正努力寻求各种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复发率.近年来,笔者应用竹红菌素软膏配合光疗治疗本病38例,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2012年门诊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患者38例,年龄28岁~54岁;病程6个月~16a.主要症状为外阴皮肤和黏膜呈白色,皮肤增厚,外阴瘙痒,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

    作者:孙海艳;赵春生;孙常华;宁艳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疑似腰椎骨折30例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妇女占了其中大部分,而认识上一些习惯性的误区,致使大部分患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Ⅰ型骨质疏松)的老年妇女失去佳的治疗时机,造成脊柱高度降低、弯曲,而表现出骨质疏松症的驼背、圆背畸形,往往有单个或多个椎体的压缩、楔形变或鱼尾样变.对于此类人群发生的急性腰痛,常常无法界定是有新发骨折还是由于骨质疏松症所致的椎体变形与疼痛.故笔者以骨质疏松症疑似腰椎骨折进行诊断与治疗,于2009年~2012年12月间,应用自制乌鸡接骨膏等综合治疗该病例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魏会东;魏会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药物竹筒拔罐治疗痹病20例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治疗痹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壮医药线点灸和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结合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治疗痹病的疗效优于泼尼松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3例

    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由颈部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神经和血管而引起的头痛,称之为颈源性头痛.本病在神经系统疾患中尤为多见,发病率高占55%…,特别是中年以后的头痛大部分是由于颈部病变引起,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腰腿痛700例

    腰腿痛为疼痛科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腰腿痛为原因就诊的患者占疼痛门诊患者的41%….在经历影像学检查后,多数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椎体滑脱、腰椎退行性改变等.如果影像学检查没有异常发现,多被诊断为腰肌劳损.治疗方面方法繁多,保守疗法有口服药物、针灸、推拿、牵引、神经阻滞、针刀、臭氧等被广泛采用,都取得了一定的近期疗效.严重的疼痛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对缓解疼痛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方法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治疗时及治疗后能否参加体力劳动,这涉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本文就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对腰腿痛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寻找治疗腰腿痛的又一途径.

    作者:王震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结合家庭自主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

    目的:大量的腰腿痛的患者通过笔者的观察和治疗,对比分析在门诊与医院+家庭康复治疗的效果,倡导医院+家庭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探讨单纯门诊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按统一诊断标准确诊549例患者,单纯门诊康复治疗345例,医院+家庭康复治疗204例,按统一疗效标准分别判定疗效.结果:医院+家庭康复治疗有效率满意,疗效显著高于门诊患者,x2=47.9,P<0.01.结论:早期在家庭中介入康复训练,这种方法可行而且有效,值得推广,并且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节省大笔费用.

    作者:陈小平;万平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外治干预糖尿病前期研究进展

    系统回顾并总结了近几年有关中医外治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方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赵志华;孙丽莎;傅美华;陈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周楣声教授灸法治疗经验

    周楣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名家,擅长灸法,认为灸法不仅可以治疗寒症、虚症,更长于治疗热症,而针灸的特点是“对症治疗”,灸法对发热和疔疖疮疡的红肿热痛疗效显著,提出“热症贵灸”的学术观点;灸感三相是灸法感传规律的总结,艾灸感传和灸效与“艾、穴、灼、久”密切相关;为了突出灸的地位,提出“灸针说”,但不反对针的作用;重视灸具创新在灸法发展中的作用,对灸具灸法进行了十余项改革与创新.

    作者: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徐天馥;袁卫华;朱才丰;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浮针治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经过治疗后,皮疹已消退,局部只留有神经痛长期不愈,持续1个~6个月者[1].笔者选择近2a门诊病例17例进行浮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69.76±9.95)岁;平均病程(2.12±0.36)个月.2 治疗方法针具:选用南京医学浮针研究所监制的中号浮针.选点:第一针为发病神经节段分布区域皮肤皮损处远端,第二次依次沿神经节段向近端延伸.每次选用1或并列2针.手法、浮针操作常规:进针点碘伏消毒,舒张或提捏进针法进针,平刺,或直刺浅刺致肌层,退致皮下,卧针沿皮层下推进运针、扫散.扫散时左手沿肋间神经走向按循拿捏,疼痛减轻或消失为准.抽出针芯,固定软套管,封闭针座尾部针孔.24h或48 h起针,贴封针眼.留针期间,针眼处禁止沾水.糖尿病患者留针时间不宜长.3次~5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如仅留木感,可以虫类活血通络止痛药善后.

    作者:张新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62例

    目的:观察采用手法整复辅助中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2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6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优58例,良3例,优良率98.39%;对照组中,优58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6321,P>0.05).结论:手法整复辅助中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是有效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疗效与手术复位相当,且具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的优点.

    作者:叶家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鼻腔给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展望

    阿尔茨海默病(AD)即老年痴呆症,现已是高发病,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环节多个.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西药只能单对一个靶点,由于生理的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的转运受到影响.现在许多研究表明鼻腔给药是一条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室的通路,中医文献早就有鼻腔给药可入脑的记载,而且中药能在多靶点、环节、全面地发挥效能.本文就中医药鼻腔给药治疗AD现状、研发进行综述,认为中药鼻腔给药在治疗AD和全身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奚翔云;张仲源;莫晓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外治概况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疾病,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和手术两种,保守疗法众多研究中,虽都报道疗效满意,但大多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和对照.本文通过查阅近10a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论文,选取其中的中医药外治相关论文进行客观性的总结、概括,说明目前膝骨关节炎中医药外治领域的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作者:王文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艾条灸在周围性面瘫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艾条灸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护理应用和护理安全.方法:将7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电针联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电针联合TD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加艾条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止泻散贴肚脐治疗婴儿腹泻30例

    婴儿腹泻(infantilediarrhea)是由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发热、腹胀等症候,为儿科常见病之一,小儿肠壁薄,通透性强,屏障功能差,病毒易大量繁殖,肠内局部出现病毒损害.察其病机,明其病理,撮其要旨,结合小儿腹泻之特点,笔者采用脐疗法辨证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管淑娟;陈小平;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1例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超过3d常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切除实为困难,勉强手术易造成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故阑尾周围脓肿还是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我科对6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应用自制中药散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15岁~ 77岁;脓肿直径3.0 cm~9.7 cm;治疗前WBC为10.8 ~26.4×109/L×109/L.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14岁~75岁;脓肿直径3.5 cm ~9.5 cm;治疗前WBC为11.2×109 ~ 25.8×109/L.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罗淑红;谢雪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分析

    疮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中医药治疗疮疡源远流长,尤其外治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药外治疮疡在临床上剂型丰富,疗效满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研究现状,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对策.

    作者:岳金换;张秦宏;孙忠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