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木全;闻婷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配合牵引治疗)30例,对照组(电针配合牵引治疗)30例,两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3%,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46.67%,有效率83.33%.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配合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夹脊穴,又称华佗夹脊、侠脊、脊旁、佗脊、华佗穴,系为临床所常用的位于肩、背、腰部脊柱棘突下旁开的一组腧穴.通常认为,华佗夹脊穴的定位在脊柱正中旁开0.5寸处,膀胱经背侧第一条线内侧,起自第一胸椎旁,终于第5腰椎旁,两侧各17穴,左右对称共计34穴.
作者:孟凡征;刘涛;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冻疮膏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一种膏药新剂型.冻疮膏药克服了熬传统黑膏药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松香膏药易污染农物的缺点,它基质稳定,载药量大,常温下膏药不渗不流,不污染衣物,贴敷时不需加热,可以直接贴在皮肤穴位上.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近年来,笔者运用刮痧法治疗不寐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舒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风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一部分患者因活动受限,血流不畅,出现患肢水肿.单纯口服药物或静脉用药,疗效欠佳.笔者近2a来,应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常流行于冬春季节,患儿普遍易感.笔者于2007年11月-2010年3月间,应用西咪替丁、京万红治疗水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红军;史小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变应原后导致的包含IgE介导的炎症介质(主要是组胺)的释放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机体特异性机制的紊乱有关.
作者:迟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糜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宫颈糜烂患者分度分型,用长棉签蘸3%醋酸溶液,放入宫颈管转动数次,并擦敷宫颈糜烂面,然后将宫糜粉敷于宫颈表面.3个疗程后比较各种分度与分型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9.37%.轻度与中度糜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糜烂与重度糜烂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与颗粒型糜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颗粒型糜烂与乳头型糜烂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逐渐提高.结论:宫糜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
作者:刘新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2005年-2010年中国知网中关于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报道,说明分期采用适当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较单一治疗方案疗效好,急性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痛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熊继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笔者于2002年-2010年间,对124例肛门疾病患者进行龈交穴割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远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年采用皮肤针叩刺、拔罐及外敷云南白药治疗本病3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38例均为成年人,其中男30例,女8例;来诊时病程短半天,长2周;发于胸背部者20例,发于腰肋部13例,发于颜面部1例,发于臀腿部4例.
作者:陈一卫;陈一红;江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乳痈现代医学称乳腺炎,多发于初产妇,尤以产后2周-4周多见.初起时乳房有疼痛性肿块,也有部分无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有烧灼感,多数患者全身无明显症状.哺乳时疼痛加剧,乳汁分泌不畅.醋疗流传于淮北民间,多用来治疗疖、疔、痈、疽初起.
作者:李洪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药外用生肌药膏的熬制需要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溶质,就是中草药,一部分就是溶液,为的是在高温条件下提取溶质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油类是主要的溶剂.究其原因,不外乎油类溶液具有沸点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
作者:徐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跟痛症是指足跟底面行走着力疼痛,常因慢性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跟骨底面骨刺形成等引起.笔者于2005年6月-2010年6月间,应用中药鞋垫疗法治疗跟痛症3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肩、枕部不适,酸痛、胀麻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作者:周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包括针灸、按摩、中药导入、牵引等,起效缓慢.于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笔者应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本病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和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间,采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经验方青蛤散外用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金林;龚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膏摩疗法是一种比较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通过药膏涂摩体表一定部位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主要特点在于药物与按摩相结合.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本文就其临床应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慈;诸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于2002年2月-2011年2月间,笔者采用拔罐配合按摩及穴贴等传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小定;侯瑞生;路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笔者于2005年3月-2009年2月间,采用反阿是穴注射配合药物贴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本科门诊病例,40例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2岁-68岁,平均35岁;病程短1h,长3d.所有病例均有明显扭伤史,表现为踝部肿胀,疼痛伴行走跛性,局部压痛明显.
作者:董利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