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30例

刘建军

关键词:胸椎后关节紊乱症, 牵引推按法, 外治法
摘要: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胸背部疼痛是其主要特征.笔者自2000年1月以来,采取牵引推按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中医外治杂志相关文献
  • 论腹针的治疗机理

    腹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针灸治疗方法.本文对该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分别从腹针的解剖基础、生理基础、神经反射机理及腹穴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抛砖引玉,以期对腹针的研究和推广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温木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阳证疖肿150例

    目的:观察加味金黄膏外敷治疗阳证疖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阳证疖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金黄膏外敷换药;对照组口服红霉素片结合鱼石脂软膏外敷换药.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33%,总有效率99.33%;对照组分别为72.00%、88.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黄金膏对阳证疖肿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德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我国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病变.笔者于2009年2月~2009年10月间,采用针刺、推拿、功能训练治疗2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苦黄水剂湿敷治疗急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56例

    急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常见于皮炎湿疹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或渗出等,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患者多痛苦不堪,临床多给予抗过敏、外用消炎药等处理.用中药水剂对皮损面湿敷处理,将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加快皮损愈合,缩短病程.

    作者:张彬;林美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砭石治疗乳腺增生性疼痛60例

    目的:观察新砭石疗法治疗乳腺增生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砭石在乳房、胸腹、背部进行刮、点、揉等手法治疗.结果:治疗60例,止痛有效率88.33%,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砭石疗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对乳痛症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

    作者:刘颖;阮利元;杨琴;吴亚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方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50例

    目的:探讨复方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复方补骨脂酊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应用NB-UVB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0%、39.29%,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补骨脂酊联合NB-UVB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NB-UVB治疗.

    作者:李政敏;朱宜彬;刘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外洗配合消疣膏治疗扁平疣38例

    于2007年~2008年10月间,笔者采用中药外洗配合消疣膏外涂治疗扁平疣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小16岁,大35岁;病程短1个月,长2 a余;发于颜面18例,手背、颈部20例.

    作者:陶希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配合玻璃酸钠治疗骨性膝关节炎86例

    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是一种关节退行性关节病.

    作者:王幼平;张文才;陈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走罐法与定罐法治疗经筋病100例

    拔罐疗法在经筋病的临床治疗中是非常实用的,操作简单,疗效立竿见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疾法走罐、慢法走罐以及定罐法在经筋病中的优选原则、手法操作要诀.自2008年以来,运用该法治疗经筋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京合;李新义;肖文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制疏肝解毒汤治疗扁平疣50例

    扁平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疣,好发于青年人的颜面、手背等部位,大多数患者迫切要求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冷冻和激光疗法,因易留下色素沉着或瘢痕而难以被接受.笔者于2006年5月~2009年4月间,以自制中药内服兼外用治疗扁平疣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西药治疗4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李宝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治疗血栓性静脉炎92例

    血栓性静脉炎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好发于下肢,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伴有发热,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笔者于2006年3月~2009年9月间,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9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成栋;李路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外治支气管哮喘238例

    目的:观察运用综合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38例患者,予以综合外治法治疗,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238例中,显效178例,好转6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外治法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2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笔者于2004年~2008年间,采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晓俊;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血栓性外痔61例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61例,采用自拟中药化瘀消痔汤煎水熏洗坐浴;西药组55例,采用硫酸镁配合高锰酸钾粉化水坐浴.均日熏洗坐浴2次,治疗6 d.观察肛门疼痛程度、疼痛完全缓解时间(d)、肿块消退时间(d)等指标.结果:中药组疼痛完全缓解时间为(2.3620±0.2654)d,肿块消失时间为(5.3743±0.2964)d;西药组疼痛完全缓解时间为(2.9545±0.466)d,肿决消失时间为(5.9515±0.4576)d.两组比较,P<0.05.结论: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血栓性外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水国;陈丽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近况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425.7/10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岁~40岁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又以春、秋两季多发.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作者:吴华;户玫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外治法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概况

    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疾病.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并有一定副作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泛指通过口服以外途径施治的疗法,诸多临床报道证实外治法在减少尿蛋白、加速毒素排出、延缓肾功能衰竭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翟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隐形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490例

    隐形针灸是一种应用特殊康复芯片,依据中医针灸经络原理.通过皮肤表面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及脏腑功能,使机体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状态,产生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针灸技术.相对于传统针灸,康复芯片不用针、药、电、磁,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方法[1].

    作者:姜兴鹏;陈伟;谢寒;杨进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洗渍疗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洗渍疗法是指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洗渍手段,将药物施于皮肤或患部,借温度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作用.将药液不断施用于患部做治疗者称为洗,将患部浸入药液内做治疗者称为渍.

    作者:宋洪涛;刘涛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局部多刺治疗褥疮60例

    褥疮皆发于长期卧床患者,多因护理不当、局部长期受压或摩擦而成,一旦发为褥疮长则半年以上不愈,短则数月难以恢复,给患者带来心理及肉体上的痛苦.笔者采用局部围刺法治疗褥疮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乐青;慈勤仁;仲春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内外合治慢性支气管炎39例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种,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长.

    作者:付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