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正复瘫汤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文照;汪晓燕;李小波;邓勋

关键词:面瘫, 牵正复瘫汤, 针灸,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牵正复瘫汤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面瘫患者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牵正复瘫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以及面部神经评分(H-B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瘫患者进行牵正复瘫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眼内屈光手术的研究进展

    眼内屈光手术主要指屈光性白内障手术(RCS)、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IOL)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RLE),目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越来越多地寻求提高手术切口,外科手术和人工晶状体的质量,使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视功能.眼内屈光手术已证明其在治疗高度近视、远视和老花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李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各57例,对比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钟奇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螺旋CT在体检人群早期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螺旋CT在体检人群早期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前来我院体检人员120例,将患有早期肺癌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良性肺部包块患者作为对照组.螺旋CT扫描并记录分析边缘特征及内部结构,判断其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边缘有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内部有空泡征现象,均比对照组更严重;卫星灶及空洞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人群早期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极高,鉴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小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药浴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药浴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3月我院50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药浴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浴联合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在慢性湿疹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晓雪;陈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PT课件制作在农村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PPT课件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但大量的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在农村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PPT课件制作不仅要有一定技巧,还应结合学生群体和所教学科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出PPT课件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莫燕;林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随机选择44例未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72.45±10.23)岁、卒中病史22.73%、吸烟45.45%、糖尿病40.91%、吞咽困难59.09%、护理不当25.00%、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吸痰、留置胃管等)68.18%、卧床时间(13.26±3.23)d、出血性脑血管意外36.36%,高于对照组的(65.38±11.38)岁、4.55%、15.91%、13.64%、22.73%、6.82%、31.82%、(7.87±2.87)d、18.18%(P<0.05),是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导致急性脑血管意外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复杂,应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手卫生管理,针对性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成云芳;季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1月接收的9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确诊,对其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9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过超声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90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4.85%.结论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可对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直观及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肖友林;杨冰峰;朱思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各地累积生育需求也将集中释放,尤其随着高龄孕产妇比例的增加,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将进一步加重,如何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探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措施,希望能为我区妇幼保健工作添砖加瓦.

    作者:王卫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奥替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奥替溴铵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44%;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爱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喉气管内异位甲状腺肿1例

    喉气管内异位甲状腺肿(intratracheal ectopic thyroid,ITET)是异位甲状腺中的一种少见类型, 为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疾病.因其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误诊、误治,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危及生命.现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喉气管内异位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对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以加深对这一少见疾病的了解,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达平;毛健强;钟再婵;梁昌宇;莫伟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前B超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临床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前B超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产前经B超筛查异常的孕妇140例,经上级医院采用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羊膜腔穿刺技术抽取孕妇羊水,对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对孕妇胎盘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进行研究.结果 在140例经过B超筛查异常的孕妇中,主要包括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心内强回声点、单脐动脉、脉络膜囊肿、单发结构异常、多发结构异常、侧脑室轻度扩张等.经过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21例,占总比15%,其中有7例为非整倍体,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33.3%,三体综合征6例,性染色体2例,染色体倒位4例,染色体易位2例,检测后孕妇均终止妊娠.140例B超筛查孕妇中剖宫产60例,占42.86%,其中,单脐动脉剖宫产18例,占剖宫产30%;顺产55例,占39.29%,其余孕妇均引产,主要以畸形引产率较高.结论 产前B超筛查异常,对胎儿存在异常器官结构等监测结果高危状态,需及时进行产前诊断,分析胎儿是否具有染色体异常情况.产前筛查诊断对孕妇是否终止妊娠可提供指导依据,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宋光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痛风性膝关节炎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痛风性膝关节炎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26例(32膝),观察其MRI检查表现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临床诊断准确率达到90.63%;32个膝关节均表现为滑膜增厚,25个关节可见积液,26个关节见痛风结节.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MRI上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与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作为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有效方式.

    作者:王舰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宫腺瘤样瘤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由于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妇检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征性,并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伴发,而且其形态学表现多样,导致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子宫腺癌样瘤多偶然发现于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肿瘤剥除术的标本中.本文通过阅读大量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子宫腺瘤样瘤的文献,归纳总结出该疾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旨在增进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肿瘤的了解,提高诊断率,也为该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王贤曼;谭小芹;韩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录的有关于白芍的炮制方法进行研究,选择其中6种炮制方法,包括酒制、清炒、醋制、土炒、麸炒、酒麸制,测定6种方法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并和生白芍样品中的含量进行对照.结果 相比生白芍样品,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有所降低,而芍药内酯苷均有所升高,但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过炮制后的白芍质量会受到影响,为此应不断改进炮制方法,从而提高白芍质量.

    作者:赖静雯;卢肖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分期治疗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分期治疗对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88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针灸分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骨痂评分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骨痂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LP活性浓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实施针灸分期治疗,提高了血清ALP活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可在临床中借鉴和应用.

    作者:曹建华;马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内服中药加外敷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黄褐斑标本同治、内外并举,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帆;郭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继发免疫抑制的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多见.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感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大大恶化了中风患者的病情.卒中后继发的免疫抑制被认为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进一步的炎性损害,但其增加了卒中患者的感染风险.既往的观点认为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能改善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然而,新研究表明预防性抗生素仅仅只能降低卒中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此外,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通过改善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来对抗卒中后免疫抑制继发损害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选择.

    作者:何秀梅;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额叶梗死1例误诊报道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额叶梗死1例误诊报道

    额叶位于大脑半球前端,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1/3,主要功能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额叶梗死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瘫,亦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痴呆和人格改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自知力、判断力及定向力下降,情感淡漠,反应迟钝等[1].我院收治1例额叶梗死患者,以突发精神症状急性起病,需考虑额叶病变,但患者发病前有引起精神症状的明确服药史,导致临床医生误诊. 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偿献血人群HC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类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3240例无偿献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比分析不同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职业类型的抗-HCV检测结果.结果 女性感染率为0.92%,略高于男性的0.52%;对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HCV感染率,其中以≥45岁者比例高,达到1.08%,但和其他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对比不同献血次数人群HCV感染情况,献血1次的抗-HCV阳性检出率为0.90%,明显比献血2次的0.56%和3次的0.00%要高;对比不同职业的献血人群HCV感染情况,职业为医务人员为0.28%、 公务员为0.36%,明显比其他职业的人群血中的抗-HCV阳性检出率要低.结论 应当重点筛选无偿献血人群当中HCV感染的高危人群,明确低危人群,从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石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治疗干眼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干眼症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泪膜破裂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60.00%,并且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较佳,可作为首选方案推广.

    作者:李华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