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李鑫;刘九如;汤志洪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罗红霉素, 氨茶碱, 疗效, 肺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茶碱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较对照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EF、FEV1、FEV1/FV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推拿对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针灸推拿对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骨科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方向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患者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建华;马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深静脉血栓防治模式,护理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肢体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深静脉血栓防治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肢体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晓芬;曾赟;曾艳美;薛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经我院治疗后出院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按干预方案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以社区-自我联合管理,对照组30例行常规出院指导.比较2组依从性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治疗行为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心力衰竭恶化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HL)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自我管理有助于提升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减少心力衰竭恶化,控制再住院率,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疏肝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疏肝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型)的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就诊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疏肝解郁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疏肝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ICU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对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ICU护理工作中运用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运用医护一体查房与ISBAR沟通工具联合工作模式后收治的56例患者设为实施后组,另选2015年1月—12月ICU收治的56例患者设为实施前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4%,高于实施前组的78.6%;实施后组患者对护理依从率为92.86%,明显高于实施前组的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运用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的价值显著,能够促进护理满意度和依从率的提高,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黄素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在降低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降低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高热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热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44.00%(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在降低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中的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伤椎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椎体相对高度.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椎体相对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有助于恢复伤椎高度,减轻患者术后长期腰背疼痛情况.

    作者:贡云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心血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输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血站质量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血站质量管理是血站管理工作的核心,其模式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临床用血安全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血站质量管理能力,保证血液保存质量以及临床用血、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有效性,要认真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变质量管理模式,保证血液质量.

    作者:许振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4月—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5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沟通方法,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31%,低于试验组的94.83%,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应用沟通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手术效果,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仇红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行为干预

    目的 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结果,并对健康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区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82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41例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41例予以健康行为干预,比较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干预后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尿糖检测呈阳性79例,尿糖检测呈阴性3例;同时79例尿糖检测呈阳性患者中,有76例患者血糖有不同程度增高,有3例患者血糖值正常.实施不同干预手段后,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78.05%(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结合尿糖以及血糖检测,且配合健康行为干预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开贤;李莲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在预防肩难产及产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在预防肩难产及产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自然分娩法分娩,观察组采取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分娩,对比2组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母婴结局及胎头娩出至前肩娩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难产产妇各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头娩出至前肩娩出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可有效降低肩难产及产伤发生率,缩短胎头娩出至前肩娩出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郑慧;周海燕;郑兰;余美红;王惠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艾灸辅助治疗重度妊娠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艾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度妊娠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重度妊娠呕吐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24 h内恶心次数、呕吐次数、主食量以及饮水量,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以及酮体转阴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6%vs 81.82%),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24 h内恶心次数、呕吐次数均明显减少,主食量以及饮水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酮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艾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重度妊娠呕吐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呕吐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炜;徐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黄体酮疗法对先兆流产产妇血清PPIBF水平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黄体酮疗法对先兆流产产妇血清孕酮(P)、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rogest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水平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3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妊娠女性3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黄体酮疗法,对照组给予妊娠常规干预.对比2组产妇治疗前后血清P、PIBF水平,围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PIB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PIBF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各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先兆流产产妇使用黄体酮疗法可提高血清P、PIBF水平,优化围生儿结局.

    作者:万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析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7月在我院接受孕期检查和治疗的7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孕期检查的7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2组孕妇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比较2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妊娠期贫血包括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等;观察组孕妇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妊娠期出现贫血的概率较高,故需要对孕妇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陈冬妮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有助于缓解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加速术后康复进程,便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作者:蔡宗达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重症肺炎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肠内+肠外营养(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nutrition,EN+PN),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时间>10 d.对比营养支持前后2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APACHEⅡ评分以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大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EN相比,早期EN+PN可以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者身体机能水平、 减少营养支持并发症,促进疾病的转归.

    作者:张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脑电图在免疫性脑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究免疫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免疫性脑炎患者13例,分别予脑电图、颅部核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异常检出情况,分析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颅部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标志物检测异常检出率(23.08%vs 30.77%)无显著差异(P>0.05);脑电图免疫性脑炎异常检出率(100.00%)显著高于颅部核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检测,差异显著(P<0.05).全部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中均伴有慢波,占比100.00%,尖棘波、δ刷发生率分别为38.46%,23.08%;全部患者均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占比100.00%,激素治疗占比为30.77%;转归方面76.92%的患者好转,植物状态及死亡发生率为15.38%,7.69%.结论 脑电图在免疫性脑炎患者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与颅部核磁共振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其能够对脑部异常指标予以明确判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惠霞;彭慕立;肖彧;陈锋;李凤仪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高血压心脏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期间接受诊疗的11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LVH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采取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付春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其盆底肌肌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秀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后处理技术诊断鼻骨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后处理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CT诊断,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技术,观察分析诊断情况.结果 53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确诊49例,准确率为92.45%,其中多发骨折35例,单发骨折14例;3例误诊,其中1例鼻骨下缘缺损变异误诊为骨折,2例鼻骨下端驼峰样变异误诊为骨折;1例鼻颌缝骨折漏诊.结论 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后续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韩志恩;刘守礼;王跃;刘晓明;王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