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李梅

关键词:剖宫产, 人性化护理, 疼痛,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毕当日、术后1 d、术后3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术后疼痛程度,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10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8%,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康复训练中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秋云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泌尿外科患者100例,根据就诊顺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泌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在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过程中,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预防高龄患者压疮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高龄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科40例72岁~92岁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位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40例患者均未发生压疮,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好.结论 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龄患者压疮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钟路蓉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甲状腺瘤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精细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瘤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常规护理)、精细组(n=40,精细化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精细组患者术后1 d的负性情绪、疼痛、睡眠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较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 甲状腺瘤患者甲状腺切除术中行精细化护理可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蕾;赵天霞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读书报告会在体检中心护士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读书报告会应用于体检中心护士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读书报告会来培养护士多方面的能力,每月安排2次,1年后比较读书报告会开展前后护士自身能力自评情况及其对开展读书报告会的效果评价.结果 开展读书报告会后护士在查阅文献、撰写读书报告、制作PPT、护理专业知识掌握、沟通表达能力5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的护士认为开展读书报告会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增加科室凝聚力和实现护理资源共享.结论 开展读书报告会对体检中心护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尊文;江月贞;吴鸿曾;卢蔚霞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改善胃脘痛患者临床症状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胃脘痛患者改善症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13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促进胃脘痛患者症状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洪秀卿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银川市兴庆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兴庆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银川市兴庆区社区居民212例,于2018年1月—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12例居民中签约的有74例(34.91%),签约率较低.居民签约意愿与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首诊选择情况、患慢性病情况以及对社区的满意度相关(P<0.05).结论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签约率、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提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从而提高居民的知晓率、签约率,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旭文;刘国莲;王丽;牛萌;刘赟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疗效.

    作者:刘孝莉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作为A组,接受临床护理的30例作为B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运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好转,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相较对照组的79.07%更高(P<0.05);研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咳嗽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总的治愈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柯淑梅;叶雅丽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FTS)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52例择期行LC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患者均行LC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FTS护理干预.观察2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输液总量、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输液总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下床时间早,术后疼痛,输液总量少,住院时间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凤;赖招娣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方面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40,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后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促进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控制阴道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张洋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GOS评分更高(P<0.05);2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以及PaCO2、PaO2水平均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与康复质量,可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王杨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出院前2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12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n=60)、干预组(n=60).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热性惊厥发作次数、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后CPSS、SCL-90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儿5岁时行为状态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热性惊厥患儿行为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作者:刘明会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94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将其平分为2组各4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的肺功能,进一步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颖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对护理组(n=25)和常规护理组(n=25),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护理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针对护理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松林;戴洁萍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淋巴瘤患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淋巴瘤患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淋巴瘤患者86例,按入院顺序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老年淋巴瘤患者,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春兰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语言、肢体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语言、肢体康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都有一定的帮助,值得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曾芳;漆开萍;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