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刘明会

关键词:热性惊厥, 针对性健康教育, 患儿/家长, 心理, 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12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n=60)、干预组(n=60).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热性惊厥发作次数、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后CPSS、SCL-90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儿5岁时行为状态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热性惊厥患儿行为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GOS评分更高(P<0.05);2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以及PaCO2、PaO2水平均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与康复质量,可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王杨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对急诊病人心理候诊时间与实际候诊时间的调查研究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急诊患者心理候诊时间与实际候诊时间,了解其心理特征及满意度,探讨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2017年5月1日—6月30日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3~4级患者664例的心理候诊时间与实际候诊时间,并了解其满意度.结果 急诊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远超过实际候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的满意度以65岁以上年龄患者低,其次为5岁以下的患者(及家属).结论 患者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心理候诊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满意度,缩短心理候诊时间.

    作者:陈静;宁福有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在初产妇产后泌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对于初产妇产后泌乳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初产妇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乳房按摩,观察组予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观察2组母乳喂养、泌乳充足情况,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泌乳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泌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泌乳功能评分为(1.77±0.12)分,高于对照组的(1.14±0.06)分(P<0.05).结论 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能够增加泌乳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丽;冯怀;刘昕;刘洁婷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自由体位+分娩球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球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由体位+分娩球,对比2组的产程、分娩状况、产后出血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依次(403.52±10.51)min、(43.11±8.41)min、(6.41±1.71)min,均分别少于对照组的(499.41±17.60)min、(58.42±9.51)min、(10.52±1.60)min,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63.33%)高于对照组(36.6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215.22±25.14)mL,少于对照组的(282.13±40.56)m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3.3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自由体位+分娩球运用于初产妇的助产护理中,不但可以使产程缩短,而且可以有效提升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使产后出血量减少.

    作者:陈佳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骨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48例和干预组48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武嘉瑞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泌尿外科患者100例,根据就诊顺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泌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在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过程中,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陈颖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生化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89.80%、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91.84%、护理满意97.96%,高于对照组的67.35%,69.39%,83.67%(P<0.05);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12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n=60)、干预组(n=60).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热性惊厥发作次数、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后CPSS、SCL-90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儿5岁时行为状态评分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热性惊厥患儿行为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作者:刘明会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的收治脑卒患者14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FMA、BI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护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FM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8.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急性脑卒偏瘫患者的恢复,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纪守宇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PBL结合PDCA循环在护士分层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PDCA循环应用于护士分层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全院164名护理人员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各82名.A组采用日常培训方式即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B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PBL)结合戴明循环(PDCA)的教学方法.比较不同培训模式下2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结果 B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护士分层培训中应用PBL结合PDCA循环可大大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张蓉;袁锦慧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辅助生殖治疗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是5%,7.5%,临床妊娠率分别是72.5%,50.0%,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向青;于文美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曾芳;漆开萍;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产前诊断孕妇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分析产前诊断孕妇心理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的观察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孕妇,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孕妇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测评,并对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孕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3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对孕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取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升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景明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相较对照组的79.07%更高(P<0.05);研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咳嗽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总的治愈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柯淑梅;叶雅丽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骨科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0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30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邓小琴;李玲;康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一般产后教育,观察组实施产后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受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底Ⅰ类肌纤维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维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及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值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尿频、尿急、阴道干涩、阴道松弛及下腹酸胀、下坠感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盆底功能受损症状.

    作者:陈京美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对护理组(n=25)和常规护理组(n=25),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护理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针对护理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松林;戴洁萍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银川市兴庆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兴庆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银川市兴庆区社区居民212例,于2018年1月—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12例居民中签约的有74例(34.91%),签约率较低.居民签约意愿与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首诊选择情况、患慢性病情况以及对社区的满意度相关(P<0.05).结论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签约率、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提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从而提高居民的知晓率、签约率,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旭文;刘国莲;王丽;牛萌;刘赟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 阴道分娩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阴道分娩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其效果.方法 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择140例作为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68例顺产,顺产率为97.14%;对照组59例顺产,顺产率为8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产程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出血量与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分娩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提高顺产率,而且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高珍珍;陈温琴 刊期: 2019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