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萍
目的 探讨改善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许道荣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FTS)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52例择期行LC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患者均行LC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FTS护理干预.观察2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输液总量、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输液总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下床时间早,术后疼痛,输液总量少,住院时间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凤;赖招娣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作为A组,接受临床护理的30例作为B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运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好转,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毕当日、术后1 d、术后3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术后疼痛程度,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梅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组46例.护理2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护理1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1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83%,优于护理2组的76.0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郭楠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曾芳;漆开萍;陈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出院前2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对护理组(n=25)和常规护理组(n=25),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护理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针对护理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松林;戴洁萍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骨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48例和干预组48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武嘉瑞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对于初产妇产后泌乳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初产妇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乳房按摩,观察组予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观察2组母乳喂养、泌乳充足情况,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泌乳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泌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泌乳功能评分为(1.77±0.12)分,高于对照组的(1.14±0.06)分(P<0.05).结论 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能够增加泌乳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丽;冯怀;刘昕;刘洁婷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骨科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0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30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邓小琴;李玲;康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护理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治疗中,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佳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对2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其手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行开腹肿瘤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9例、实施围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的研究组39例,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5 d体重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提升术后恢复速度和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PDCA循环管理对于降低护理用药错误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遵循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原则,对用药错误环节进行要因分析,讨论整改,并严格督导检查确保制度真正落实.结果 实施PDCA循环前24例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查对制度不规范、药品知识培训不足和标签近似易混淆导致用药错误发生(78.7%).PDCA循环改进后护理用药错误5例,用药错误发生率由改进前的0.55‰下降至改进后的0.16‰,差异显著(P<0.05).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降低护理用药错误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晓晖;赵金芳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在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干预组予以认知功能训练,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89.2%)高于常规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予以认知功能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刘勇玲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74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婕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压疮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2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的71.7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加快压疮患者创面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周琴 刊期: 201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阴道分娩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其效果.方法 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择140例作为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68例顺产,顺产率为97.14%;对照组59例顺产,顺产率为8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产程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出血量与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分娩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提高顺产率,而且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高珍珍;陈温琴 刊期: 2019年第09期
我国的人工流产患者数量多而且年轻化,咨询随访资源有限,许多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未能按时接受随访,患者在无症状时易拒绝随访导致传统门诊随访困难.做好患者资料管理可以保护患者隐私,及早发现流产后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殖功能.利用智能手机管理克服了传统门诊咨询随访困难和依从性差等问题,同时使患者获益,方便患者术后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进行咨询随访,从而大大提高咨询员拨打电话随访的工作效率, 改善了传统固定电话的诸多不便.智能手机在患者不方便接听或者未接电话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者微信平台沟通随访[1].
作者:周益美 刊期: 201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