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与策略分析

徐飞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缺陷, 原因, 策略
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与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1000份工作记录单据,归纳出护理缺陷事件,并且对出现护理缺陷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事故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1000份工作记录单据中出现60份护理缺陷事件,占总数比例6.00%.对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划分得出主要的类型为:器械清洗不达标、治疗包内物品数量不达标、治疗包包装不合格、治疗包内物品摆放错误、物品清洗不及时、灭菌致使器械被损坏.出现护理缺陷事件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照工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医院护理制度有缺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属于核心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避免出现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患者院感和治疗安全方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下裂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5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尿道下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尿道下裂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于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87例)和护理干预组(68例),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8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4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畸形以及胎儿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带来极大的影响,应加强产妇孕期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林丽珍;许丽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论加强手卫生教育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手卫生教育、 提高手卫生意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保洁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培训、加强考核监督以及开展手卫生宣传等措施对其进行手卫生教育.观察并记录手卫生教育前后40名研究对象的洗手率;同时,对进行手卫生教育前住院的803例患者及手卫生教育后住院的92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统计.结果 在对40名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教育之后,其洗手率从32.1%上升到了88.5%;开展手卫生教育前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87%,高于开展手卫生教育之后患者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妙霞;张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婴幼儿中选取70例发生不良反应者,收集其接种资料,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应对的护理方法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 ①70例婴幼儿中出现34例全身性反应,27例局部性不良反应和9例其他异常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48.57%,35.57%和12.86%.②经对症护理,所有婴幼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缓解,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婴幼儿预防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全身性反应、局部性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对婴幼儿造成的伤害.

    作者:毛祖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比常规护理更显著的效果.

    作者:黄小娟;喻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入住时间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65例和参照组64例,所有患者均行传统的护理方式,集束化护理组加以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入住ICU时间.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与参照组比较,集束化护理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住ICU的时间比参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行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加快病情恢复.

    作者:邓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6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借鉴使用.

    作者:陈慧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包黄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统计全部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骨折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出现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内跌倒25例,占41.67%;室外活动12例,占20%;上下车或者楼梯跌倒10例,占16.67%;乘车颠簸4例,占6.66%;提重物6例,占10%;其他3例,占5%.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跌倒,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骨折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陈厉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风湿免疫科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其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SF-36量表对2组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的病程、 并发症、ESR以及hs-CRP是风湿免疫类病症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方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ICU重症患者46例,分为2组,A组给予常规ICU重症护理,B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强化血糖控制.对比2组患者的ICU留观时间、治疗后APACHE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感染率.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ICU留观时间、 治疗后APACHE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刘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应用临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9%和82.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和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实施急救护理,能为成功救治提供可靠保证,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盛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6月期间进行预约挂号的3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排队等待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9%;研究组预约挂号等待时间平均为(45.52±1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7.68±16.62)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缩短挂号等待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丽莹;柯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3月清洗的10211件精密器械为对照组;2017年4月我科开展了PDCA循环管理法,选取2017年4月—6月清洗的10324件精密器械为观察组.比较2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整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9.31%,功能完好性为99.38%;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为96.67%,功能完好性为97.47%,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和功能完好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不断循环和改进,明显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保障了器械功能的完整率,使工作质量持续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云鹤;朱稳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郑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士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为医疗废物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科室成立医疗废物专项管理小组,小组成员每天对治疗区域内的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进行检查、汇总,并每周将结果 上报组长;同时找出医疗废物分类错误的原因,并针对错误的原因不断进行整改.结果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成效显著,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正确率从规范管理前的92.4%提高到现在的99.4%.结论 科室护士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的管理,可提高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

    作者:成艳;邱宁;贾智焱;雷招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10日—2016年5月10日至我院就诊的心脏介入导管室治疗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常规组选择口头健康教育,试验组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对比2组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的焦虑症状与睡眠状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症状与睡眠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手术配合、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良好作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采取加强健康教育措施便于增进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进一步改善其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陈翠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提高ICU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患者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柯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A组实施简单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配合治疗情况;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配合治疗情况优于A组(P<0.05).护理前,2组SAS评分、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B组SAS评分、QOL评分改善幅度较A组更大(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惊厥、意识障碍、肢体障碍及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后观察组伤残发生率为13.2%,低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