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丽莉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74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多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自我护理教育对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4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教育.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达标率.结果 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标率(81.82%)明显低于乙组(9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给予患者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和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质量管理,对实施前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实施后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及考核分数.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充分落实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作者:杨慧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比常规护理更显著的效果.
作者:黄小娟;喻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进行基础护理干预的51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在基础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51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0.2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7%(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作者:陈黎;魏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取后脑室引流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后脑室引流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作者:肖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与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1000份工作记录单据,归纳出护理缺陷事件,并且对出现护理缺陷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事故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1000份工作记录单据中出现60份护理缺陷事件,占总数比例6.00%.对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划分得出主要的类型为:器械清洗不达标、治疗包内物品数量不达标、治疗包包装不合格、治疗包内物品摆放错误、物品清洗不及时、灭菌致使器械被损坏.出现护理缺陷事件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照工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医院护理制度有缺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属于核心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避免出现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患者院感和治疗安全方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作者:徐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完全掌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阮振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惊厥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惊厥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言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19%,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5.24%,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文娟;周燕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应用临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9%和82.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和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实施急救护理,能为成功救治提供可靠保证,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盛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以优质护理,比较分析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和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杨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简单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疗效;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费用、生活质量等.结果 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简单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费用、生活质量均优于简单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罗俊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6月期间进行预约挂号的3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排队等待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9%;研究组预约挂号等待时间平均为(45.52±1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7.68±16.62)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缩短挂号等待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丽莹;柯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强手卫生教育、 提高手卫生意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保洁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培训、加强考核监督以及开展手卫生宣传等措施对其进行手卫生教育.观察并记录手卫生教育前后40名研究对象的洗手率;同时,对进行手卫生教育前住院的803例患者及手卫生教育后住院的92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统计.结果 在对40名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教育之后,其洗手率从32.1%上升到了88.5%;开展手卫生教育前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87%,高于开展手卫生教育之后患者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妙霞;张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各50例.A1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系统护理干预,A2组单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心理状态(SAS、SDS评分).结果 A1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A2组,SF-36评分高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舒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87例)和护理干预组(68例),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8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4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畸形以及胎儿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带来极大的影响,应加强产妇孕期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林丽珍;许丽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2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提高ICU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患者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柯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亚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