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振涛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简单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疗效;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费用、生活质量等.结果 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简单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费用、生活质量均优于简单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罗俊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内窥镜治疗的小儿先天性脑积水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采用入院常规护理,研究组37例采用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24.2%;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窥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中采用围术期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74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多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惊厥、意识障碍、肢体障碍及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后观察组伤残发生率为13.2%,低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6月期间进行预约挂号的3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排队等待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9%;研究组预约挂号等待时间平均为(45.52±1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7.68±16.62)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缩短挂号等待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丽莹;柯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循证心理护理对提升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方法 将8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循证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晓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照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于我院肺科住院的11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事件4例(7.3%),少于对照组的12例(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青霞;陈洁;徐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惊厥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惊厥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言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堵管等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76%、腹胀发生率为4.76%、腹痛发生率为4.76%、腹泻发生率为7.14%、便秘发生率为71.43%、堵管发生率为2.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肠内营养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宝云;吴雅兰;尹志红;江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处方对冠心病患者提高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健康处方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种知识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健康处方具有科学性、个体化、全面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对各种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尤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提高ICU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患者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柯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比常规护理更显著的效果.
作者:黄小娟;喻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87例)和护理干预组(68例),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8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4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孕产妇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畸形以及胎儿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带来极大的影响,应加强产妇孕期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林丽珍;许丽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8月—2016年8月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40),2016年9月—2017年8月运用精细化管理为观察组(n=160),比较分析2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给予老年住院患者精细化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自芳;唐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2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强手卫生教育、 提高手卫生意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保洁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培训、加强考核监督以及开展手卫生宣传等措施对其进行手卫生教育.观察并记录手卫生教育前后40名研究对象的洗手率;同时,对进行手卫生教育前住院的803例患者及手卫生教育后住院的92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统计.结果 在对40名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教育之后,其洗手率从32.1%上升到了88.5%;开展手卫生教育前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87%,高于开展手卫生教育之后患者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妙霞;张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质量管理,对实施前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实施后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及考核分数.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充分落实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作者:杨慧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包黄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亚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的开展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及体检的孕妇4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14例行常规孕期保健教育,观察组214例行个性化系统化孕期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程时间有所缩短,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开展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刘经琰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