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兰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8月—2016年8月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40),2016年9月—2017年8月运用精细化管理为观察组(n=160),比较分析2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给予老年住院患者精细化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自芳;唐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比常规护理更显著的效果.
作者:黄小娟;喻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10日—2016年5月10日至我院就诊的心脏介入导管室治疗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常规组选择口头健康教育,试验组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对比2组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的焦虑症状与睡眠状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症状与睡眠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手术配合、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良好作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采取加强健康教育措施便于增进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进一步改善其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陈翠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惊厥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惊厥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言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照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于我院肺科住院的11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事件4例(7.3%),少于对照组的12例(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青霞;陈洁;徐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抑郁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郑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统计全部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骨折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出现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内跌倒25例,占41.67%;室外活动12例,占20%;上下车或者楼梯跌倒10例,占16.67%;乘车颠簸4例,占6.66%;提重物6例,占10%;其他3例,占5%.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跌倒,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骨折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陈厉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胃镜检查中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2016年以来至今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57例,对其检查前后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57例患者对镜检知识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镜检完成率100%,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 对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可增加患者对镜检知识的了解,解除患者心理顾虑,取得其配合,提高镜检成功率,而且该项检查可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诊断价值.
作者:赵春苗;李慧兰;潘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自我护理教育对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4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教育.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达标率.结果 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标率(81.82%)明显低于乙组(9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给予患者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和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堵管等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76%、腹胀发生率为4.76%、腹痛发生率为4.76%、腹泻发生率为7.14%、便秘发生率为71.43%、堵管发生率为2.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肠内营养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宝云;吴雅兰;尹志红;江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5.57±6.12)分、(87.53±7.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5.30)分、(75.26±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婴儿的发育,有效缓解产妇紧张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鄢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龄产妇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结果 治疗组自然分娩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产妇中,可明显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加速产程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满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2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取后脑室引流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后脑室引流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作者:肖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HAMD、HAMA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HAMA和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胸外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且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唐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质量管理,对实施前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实施后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及考核分数.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充分落实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作者:杨慧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因脑出血就诊于我院的84例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易双红;曾雯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其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SF-36量表对2组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的病程、 并发症、ESR以及hs-CRP是风湿免疫类病症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方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比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邓英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完全掌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阮振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