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丽
目的 调查某市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情况,找到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薄弱环节,为在新形势下规范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某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提供2年供血情况,对17家二级以下基层用血医院进行输血现状调查,通过访谈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查阅病历的形式,了解该市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现状.结果 17家基层医院2016年—2017年共用红细胞量1504 U,连续2年均有输血的有9家,1年有8家.输血工作均由检验科人员完成,17家医院均无临床输血质量体系来监督临床输血安全.输血相关设备设施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落后.抽查17份中输血病历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不规范的有8份,占47.0%;不符合输血指征的病例4例,占23.5%;输血病程记录不规范的有8例,占47.0%.结论 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临床输血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和标准,严格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作者:胡水英;谷世娟;胡红英;余胜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分子病理学是我国近几年来病理学诊断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主要用于肿瘤分子分型、靶向药物治疗及遗传性疾病的分型和诊断等领域.目前分子病理学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核酸分子杂交、免疫荧光、DNA序列分析、基因芯片及PCR技术等,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分子病理技术应用于临床.但是我国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尤其县级以下医院的分子病理几乎为空白.本文就近几年来分子病理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志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毫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手三针疗法,观察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评价2组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及总积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RI情绪分、PRI感觉分及PRI总分分别为(1.38±0.76)分、(2.36±0.64)分及(3.80±1.6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0.67)分、(3.78±0.75)分及(5.15±1.77)分,2组的PRI情绪分、PRI感觉分及PRI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PPI评分、VAS评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49±0.85)分、(2.12±1.25)分及(8.66±2.6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0.83)分、(3.34±1.48)分及(10.03±2.28)分,2组的PPI评分、VAS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毫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夏明;万雪荣;刘仲初;吴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对双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贵州省福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和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确诊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87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髌骨切除者40例作为对照组.2组在末次随访时,测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评分和双膝活动度,评价其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85%,对照组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度、伸膝峰扭矩、AKS评分和WOMAC评分与本组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健侧膝关节屈曲度、伸膝峰扭矩、AKS评分和WOMA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作为首选方法,但对于难以复位、复位不良或无法行内固定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仍需行髌骨切除术.
作者:苏军;胡鲲;欧宗明;陆辉;项江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站申请输血的152例输血者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输血检验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76例.对照组按常规输血流程进行输血,观察组则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对比2组输血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交叉配血、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 输血前后消毒等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站应加强输血检验中的质量管控,以保障输血工作正确及合理进行减少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增强输血安全性.
作者:张琴;朱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β-HCG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是异位妊娠的理想保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更快速地改善,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爱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 将我中心2013年5月—2014年5月为某幼儿园体检的160例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保健,观察组采用口腔综合保健.对比2组儿童龋齿预防情况.结果 观察组儿童日刷牙2~3次的比例为91.25%,正确刷牙比例为93.75%,掌握龋齿相关知识的比例为87.5%,龋齿发生率为3.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综合保健对确保儿童口腔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可规范儿童日常口腔保健行为,降低龋齿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贺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溶血三项试验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应用意义.方法 检测孕妇IgG抗A(B)效价,对新生儿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溶血三项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出现免疫性抗体孕妇所产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发病率是18.68%,其中母亲和新生儿血型为O-A占52.76%,O-B的占47.24%.孕妇IgG抗体效价分别在1:64,1:128,1:256及1:512时,HDN的发病率分别是12.10%,22.69%,34.62%,42.86%,均明显高于抗体效价低于1:64(正常抗体效价);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21.26%,游离试验阳性率44.88%,放散试验阳性率100%;127例HDN均出现黄疸及血清胆红素升高.结论 对母亲与新生儿血型不合时应尽早进行溶血三项试验,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汤戎;苏品璨;姚富柱;罗臻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36个月,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9±4.3)周;随访1年时显示肩外展不低于60°,肱二头肌肌力恢复不低于M3有20例,屈腕或指肌力恢复不低于M3有14例,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功能恢复不低于S3有17例.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显微外科治疗,可促进臂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愈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洲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的效果,提高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间(干预前)的Ⅰ类手术病案资料243例和7月—12月(干预后)的同类型资料217例进行对比,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有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在药物选型、给药时机和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的科学干预,对提高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水平具有明确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雷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制剂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功能减退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消化酶制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恶心、食欲减退、早饱、腹胀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制剂可有效改善消化功能减退老年患者的病情,加快疾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严茂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妇产科接受孕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妇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筛查出畸形胎儿26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0例,脑积水5例,胸腹水4例,肛门闭锁3例,无脑儿3例,唇腭裂1例.结论 在孕妇妊娠期检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畸形胎儿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提高筛查准确性,以确保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噻托溴胺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4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孟鲁司特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胺粉雾剂吸入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肺功能、咽痒与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咽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75、PEF及V25指标恢复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达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胺联合孟鲁司特应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咳嗽及咽痒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2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应用泛昔洛韦、腺苷钴胺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VAS评分、Q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更低,Q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作者:齐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我院癌症疼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在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癌症疼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处方资料,总结分析麻醉性镇痛药品种、剂量和规格.结果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在2015年度和2016年度用药频度(DDDs)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盐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排在首位,其次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以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结论 我院对癌症疼痛患者治疗基本合理,常见的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芬太尼和羟考酮为主,剂型主要为缓释片剂.
作者:吴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和手术后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语言陈述时间、 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精神状况和认知状况的恢复相对较好,出现精神错乱和认知障碍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减轻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张信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居家癌痛患者应用社区干预后,对患者疼痛缓解、癌痛相关知识知晓率、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由社区骨干家庭医生及护士组成癌痛管理团队,对35例居家癌痛患者进行入户健康宣教,止痛药物的规范指导应用,家庭护理指导,心理疏导等及社会支持以及电话随访等.结果 35例江镇社区居家癌痛患者经过社区干预治疗后,提高了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认识到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癌症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通过对居家癌痛患者的社区综合性干预,有效提高了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保证了癌痛管理的连贯性,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作者:许印华;徐光如;朱涤朝;李芸;范新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后的美容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年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且术后美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瑞士Hamilton全自动血型仪在ABO及Rh(D)血型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血型仪法对住院及体检3179例血型样本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同时全部采用盐水试管法进行对比试验,比对其结果一致性.结果 3179例血型样本ABO血型鉴定,自动血型仪法与盐水试管法结果比对3例有差异;Rh(D)血型鉴定,自动血型仪法与盐水试管法结果比对无差异.结论 瑞士Hamilton全自动血型仪对ABO及Rh(D)血型鉴定结果准确可靠,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本,但偶尔也会出现正反定型不一的情况,临床实验室须加以重视.
作者:樊鹏威;江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早产和体重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5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正常产妇2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在25例正常产妇之中,未有早产和低体重新生儿情况出现;在2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之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例(发生早产2例,未发生低体重新生儿情况),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例(发生早产2例,发生低体重新生儿情况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3例(发生早产5例,发生低体重新生儿情况6例).结论 患有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其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因此,在产前保健工作中应及时对患者予以诊治,以大程度地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静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