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市二级以下基层医院输血现状调查与探讨

胡水英;谷世娟;胡红英;余胜莲

关键词:二级以下, 基层医院, 输血现状, 调查, 探讨
摘要:目的 调查某市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情况,找到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薄弱环节,为在新形势下规范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某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提供2年供血情况,对17家二级以下基层用血医院进行输血现状调查,通过访谈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查阅病历的形式,了解该市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现状.结果 17家基层医院2016年—2017年共用红细胞量1504 U,连续2年均有输血的有9家,1年有8家.输血工作均由检验科人员完成,17家医院均无临床输血质量体系来监督临床输血安全.输血相关设备设施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落后.抽查17份中输血病历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不规范的有8份,占47.0%;不符合输血指征的病例4例,占23.5%;输血病程记录不规范的有8例,占47.0%.结论 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临床输血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和标准,严格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B超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B超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B超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结果 良性结节的大径均值明显高于恶性结节[(18.4±13.0)mm vs(10.7±7.2)mm,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纵横比均值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者[(0.83±0.28)vs(0.66±0.30)mm,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结节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伴有低回声和钙化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P<0.05).结论 B超检查提示纵横比在0.8以上的甲状腺结节需警惕恶性可能,对于B超检查显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伴低回声和钙化结节者需倾向于考虑为甲状腺恶性结节.

    作者:杜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早产和体重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早产和体重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5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正常产妇2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在25例正常产妇之中,未有早产和低体重新生儿情况出现;在2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之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例(发生早产2例,未发生低体重新生儿情况),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例(发生早产2例,发生低体重新生儿情况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3例(发生早产5例,发生低体重新生儿情况6例).结论 患有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其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因此,在产前保健工作中应及时对患者予以诊治,以大程度地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静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影响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和手术后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语言陈述时间、 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精神状况和认知状况的恢复相对较好,出现精神错乱和认知障碍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减轻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张信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36个月,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9±4.3)周;随访1年时显示肩外展不低于60°,肱二头肌肌力恢复不低于M3有20例,屈腕或指肌力恢复不低于M3有14例,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功能恢复不低于S3有17例.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显微外科治疗,可促进臂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愈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洲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在妇幼保健方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在妇幼保健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住院9364份乙肝两对半测定标本纳入本研究,分别进行ELISA定性检测和CLIA定量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阳性情况,并计算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对乙肝两对半HBeAg检测结果符合率高(100.00%),抗-HBs低(95.78%),但均超过95%.结论 ELISA定性检测和CLIA定量检测各有优势,二者诊断结果符合率高,能够指导乙肝的诊断和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李剑峰;朱荣华;杨堃;彭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子宫先天性囊肿1例报道

    子宫先天性囊肿为良性病变,是由非病理致病因素引发的囊肿. 本病少见,大体检查要注意囊肿的位置,观察与肌壁、宫腔及浆膜面的关系;其次病理检查是关键,镜下要区分组织来源,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景竹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科门诊接诊的6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投骰子的方式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30例.A组实施手术治疗,B组实施保守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比B组的70.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比B组的20.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胃溃疡出血患者积极应用手术疗法,可取得比保守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作者:简玲丽;杨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健脾升阳汤加减联合人参健脾丸治疗4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健脾升阳汤加减联合人参健脾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1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加用人参健脾丸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升阳汤加减+人参健脾丸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总积分为(0.92±0.83)分,低于对照组的(1.64±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健脾升阳汤加减联合人参健脾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腹胀、腹泻、腹痛症状.

    作者:洪丽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影像特征表现,并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7例X线及CT平扫表现为单发肺内结节或块状病灶,其中右肺2例,左肺5例,均为单肺发病;其中男2例,女5例.病灶内新月征3例,晕征2例,钙化1例,囊变1例,胸膜增厚2例;CT增强后的贴边血管征4例,肺动脉为主征4例,血管包绕征1例,尾征2例;增强扫描表现为延迟期明显强化5例.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有多种影像特征,掌握其特点有助于鉴别,可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

    作者:冯守瑞;张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自拟化瘀清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化瘀清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银屑病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初诊时根据患者情况按照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标准(PASI)评分表评分,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化瘀清毒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28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外用卤米松软膏治疗.治疗2个疗程之后,2组患者再次按照PASI评分表评分,判定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7%.2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化瘀清毒汤加减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

    作者:赵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抗生素、麻黄碱等进行治疗,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氨溴索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黄德虎;王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的效果,提高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间(干预前)的Ⅰ类手术病案资料243例和7月—12月(干预后)的同类型资料217例进行对比,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有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在药物选型、给药时机和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的科学干预,对提高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水平具有明确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雷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的针刺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毫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手三针疗法,观察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评价2组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及总积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RI情绪分、PRI感觉分及PRI总分分别为(1.38±0.76)分、(2.36±0.64)分及(3.80±1.6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0.67)分、(3.78±0.75)分及(5.15±1.77)分,2组的PRI情绪分、PRI感觉分及PRI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PPI评分、VAS评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49±0.85)分、(2.12±1.25)分及(8.66±2.6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0.83)分、(3.34±1.48)分及(10.03±2.28)分,2组的PPI评分、VAS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毫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疼痛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夏明;万雪荣;刘仲初;吴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6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沸水冲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B组(沸水冲服利巴韦林颗粒),比较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发热消失时间(1.64±0.25)d、大便异常消失时间(3.01±0.13)d、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2.11±0.48)d、 食欲不振消失时间(3.05±0.24)d、 疱疹消失时间(2.17±0.63)d、扁桃体红肿消失时间(2.51±0.72)d、咳嗽消失时间(3.63±0.59)d,均短于B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较B组更高(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徐金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部创伤CT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腹部创伤CT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B超诊断及CT扫描,对其临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对比CT成像、B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30例腹部创伤患者手术结果表明脾损伤4例,肝损伤7例,肾损伤6例,肠系膜损伤4例,胆管损伤5例,胰腺损伤4例;CT诊断符合率96.67%,显著高于B超诊断(P<0.05).结论 对腹部创伤CT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对患者的损伤类型、程度进行清晰反映,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林春煌;蔡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 将我中心2013年5月—2014年5月为某幼儿园体检的160例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保健,观察组采用口腔综合保健.对比2组儿童龋齿预防情况.结果 观察组儿童日刷牙2~3次的比例为91.25%,正确刷牙比例为93.75%,掌握龋齿相关知识的比例为87.5%,龋齿发生率为3.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综合保健对确保儿童口腔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可规范儿童日常口腔保健行为,降低龋齿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贺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阴道用甲硝唑在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硝唑阴道局部应用对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后患者324例,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62例.用药组于术后3 d、7 d分别阴道放置甲硝唑0.6 mg,对照组不用药,比较2组阴道残端愈合时阴道出血率、息肉形成率、阴道菌群失调率.结果 用药组阴道出血、菌群失调及息肉形成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用甲硝唑可以减轻残端炎性反应,促进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的愈合.

    作者:霍宇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采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上海浦东江镇居家癌痛患者社区干预的探索

    目的 探讨居家癌痛患者应用社区干预后,对患者疼痛缓解、癌痛相关知识知晓率、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由社区骨干家庭医生及护士组成癌痛管理团队,对35例居家癌痛患者进行入户健康宣教,止痛药物的规范指导应用,家庭护理指导,心理疏导等及社会支持以及电话随访等.结果 35例江镇社区居家癌痛患者经过社区干预治疗后,提高了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认识到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癌症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通过对居家癌痛患者的社区综合性干预,有效提高了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保证了癌痛管理的连贯性,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作者:许印华;徐光如;朱涤朝;李芸;范新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壮瑶特色技法的培训创新与思考

    壮瑶特色技法是技能性与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也是一个充满民族气息的学科,实践操作教学对学员来说十分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和改进,开展壮瑶医特色技法培训,加强学员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秦祖杰;谭俊;李凯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