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李佧;肖波;高振庄;周燕华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HIV感染, 高危人群, 筛选
摘要:目的 通过对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保定地区2009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确认阳性84例,阳性率为19.62/10万,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我们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选择低危献血者,确保血液安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两种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500例,采集血样标本500份,随机分成2组,每组250份,并定义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对其细菌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血液样本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球菌的鉴定符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中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均相对较高,无明显差异,但是直接药敏试验在操作上更加方便,用时较短,存在一定优势,值得关注.

    作者:胡淑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和传统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耳(9.7%),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2耳(34.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牙矫正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氟涂料组(n=30,824颗)和护牙素组(n=30,820颗),氟涂料组患者采取氟涂料处理,护牙素组患者采取GC护牙素处理.对2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釉质脱矿状况.结果 治疗后,护牙素组患者釉质脱矿率明显低于氟涂料组(P<0.05);护牙素组患者牙釉质脱矿指数明显低于氟涂料组(P<0.05).结论 与氟涂料相比,GC护牙素对釉质脱矿预防效果更佳,可推广应用.

    作者:黄涛;宋小秋;李素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2例T2DM患者分为HbA1c≥7%组(45例)和HbA1c<7%组(27例),比较2组HAMD评分、HRSD评分,分析HbA1c和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bA1c<7%组HAMD评分和HRSD评分均低于HbA1c≥7%组(P<0.05).HbA1c水平和患者焦虑程度呈中度相关(r=0.318,P<0.05),和抑郁呈弱相关性(r=0.285,P<0.05).结论 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较高.

    作者:陈慧;刘建容;夏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保定地区2009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确认阳性84例,阳性率为19.62/10万,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我们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选择低危献血者,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李佧;肖波;高振庄;周燕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针对血液常规检测的过程中血涂片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测的样本中选取100例,均予以血细胞分析仪以及血涂片检测的方式,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所获得的结果.结果 在100份样本当中,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为38例异常、62例正常.在异常的38份样本当中,血涂片检测真阳性25份、假阳性13份;正常的62份样本当中,假阴性4份、真阴性58份.由此可知,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其灵敏度是86.21%、特异度是81.69%、准确性是83%.结论 临床中血液常规检测属于筛查型的检测方式,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血涂片检测可以协助纠正错误,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玲;钟文;龚启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比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牙体牙髓病进行麻醉时,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伍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详解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引起眼部并发症很多,有屈光不正、 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以及视神经病变等,但以视网膜病变为常见,危害大.其主要病理改变有毛细血管外周细胞减少,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这些改变使毛细血管腔变狭窄,加之糖尿病引起血流缓慢,后使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组织缺氧,刺激视网膜生长新生血管,新生血管脆弱易破裂出血,产生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不仅长在眼后部视网膜和视盘上,还可以出现在眼前部虹膜上,致新生血管青光眼,终患眼失明.

    作者:宋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10例,根据科室不同分为2组,其中55例呼吸科患者作为A组,55例ICU患者作为B组.对2组患者发病情况、菌株分布、高危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菌株分布以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A组患者原发疾病主要为重症肺炎、 肺结核,B组患者原发疾病主要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B组高危因素发生率较A组高,治愈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病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呼吸科病房,预后较呼吸科病房差,临床需高度重视.

    作者:何洪文;刘于先;曾飞凤;李桢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市11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10例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婚姻状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患者、 漏服药物与未漏服药物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控制HIV复制,加快免疫功能重建,延缓病情发展,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卢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65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朝华;伍鼎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对不同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改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每个科室选取1名医务人员作为健康教育指导管理员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出院前患者满意率100%.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5.12%.结论 加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叶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病毒性脑炎3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暴发诊断、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病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6月—9月我院收治的3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收集发病年龄、性别、热型、临床症状、检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长儿较多,临床症状典型,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典型,腰穿检查阳性率高,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满意.

    作者:仝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献血前乳糜血筛查对降低街头采血中乳糜血(浆)报废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献血前乳糜血筛查对降低街头采血中乳糜血(浆)报废率的效果.方法 将乳糜血按照外观浊度结合甘油三酯(TG)浓度制作成标准对照图谱,用于采血前乳糜血的初筛,以2015年12月期间乳糜血(浆)报废情况作为对照,分析该方法对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效果.结果 纳入献血前乳糜血筛查的243例次血液标本中,初筛排除重度乳糜血14例,余229例中19例乳糜血(浆)报废,报废率8.3%(19/229);乳糜血(浆)报废比例较原来(13.7%,272/197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作乳糜血对照图谱简便可行,能有效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避免血液资源浪费,适合街头采血车(屋)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邓文英;何俊;邓芳;吴垚林;张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预防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从2011年起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疫苗冷链的规范管理和手卫生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加强家长手卫生的宣教,加强疫苗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使预防接种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疫苗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副反应发生率由2010年的2.21%下降到2015年的0.75%,呈明显下降趋势,精细化管理明显降低了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保障了儿童的安全.

    作者:刘冬梅;陆大春;周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0例,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均为肝阳上亢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与对照组的81.5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SBP以及DBP水平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SBP以及DBP水平改善得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汤配合西医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胡绍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变异型临床特点分析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被普遍认为是预后良好的一种常见儿童癫痫综合征, 但近年来的研究揭示BECT很可能并非传统上认为的那样良性, 变异型BECT患儿在语言、认知及行为上的损害有可能是终生的,临床上应当重新考虑变异型BECT的诊断及后续治疗.1 BECT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或BECTS)是常见的儿童癫痫综合征,在2岁~13岁的年龄段中约占发病率的23%~24%,7岁~8岁为其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大约为3:2.大多数BECT患者可在16岁之后自动痊愈, 不伴神经系统缺陷.

    作者:张兰兰;王成中;张育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组和非脑微出血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探讨相关因素.结果 脑微出血组年龄、既往卒中史、脑白质疏松(LA)、腔隙性梗死(LI)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微出血组(P<0.05);脑微出血组各项MMSE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LA、LI等,且脑微出血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受到损害,临床实践中要采取措施合理进行高危因素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黎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冠状动脉CT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尔硫(卓)治疗.结果 41例患者均有胸闷、心悸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CT显示4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中,浅表型22例,深在型19例.经给予地尔硫(卓)后,40例患者症状有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97.6%.结论 应用多层螺旋CT可明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使用地尔硫(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清辉;徐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