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属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观察

秦秀容;苏凤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 同步健康教育, 家属, 心理状况
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140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及家属各35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评定患者及家属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 采取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宫颈癌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状况,对解除家属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家属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例数.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疼痛例数1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疼痛例数2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甲亢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鲁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6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棉质手术体位垫,行常规清洁与消毒等管理;将2015年7月—12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自制体位垫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用颜色标识及清点卡进行管理,彻底清洁与消毒.比较2组手术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及医务人员对体位垫使用护理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手术医生、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体位垫使用护理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质量.

    作者:冯灶生;陈毅辉;黄代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胃镜治疗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46例效果良好,治愈出院;5例转外科;1例死亡.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并发症和饮食护理,对治愈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6.19%,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8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用量、平均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评价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减少药品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五珍;陈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调查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主观幸福量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产妇在各维度的评分以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总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心理健康护理干预来消除产后妇女的抑郁、沮丧、烦躁等消极情绪,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后妇女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2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在输液时的穿刺次数、配合度、不良事件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静脉输液小儿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穿刺次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配合程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蒋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4月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有无并发症,遵医嘱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配合饮食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完全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且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邓小燕;杨红专;张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当中择取196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消除患者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抽取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测与记录.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相关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但能够稳定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连续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0月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慢性乙型肝炎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院内与院外连续性护理,对比观察2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3%(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院内与院外的连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22)和对照组(n=24).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后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饮食治疗总依从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病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63例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静脉溶栓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会丽;李乾亮;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ICC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行PICC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更为安全、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病房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我院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CBP治疗,做好护理配合工作.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治疗3 d后心率(HR)减缓、平均动脉压(MAP)提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降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率为92.3%.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CBP疗效确切,有利于保护器官功能,严格的护理配合措施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巩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床旁血液滤过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床旁血液滤过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透析,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床旁血液滤过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心率、MAP以及尿素氮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血液滤过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治疗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的脏器器官,提高其存活率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琼;杨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卵巢癌术后并发乳糜漏1例护理

    1 病历资料患者,女,52岁,因卵巢恶性肿瘤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切除术+双侧骨盆漏斗血管高位结扎术+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术.术中留置左右血浆引流管各一,留置尿管,手术出血约200 mL,手术顺利. 术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术后第2天诉腹痛伴发热高体温达38.8 ℃,左侧引流管24 h量约200 mL,颜色为淡红色血性液,予以拔除,第3天右侧引流管24 h引流量约180 mL,颜色为淡红色血性液,予以拔除,第4天停保留尿管,术后4 d患者面部,双手,下肢及腰部略肿胀,术后6 d患者出现会阴部阴阜及大腿肿胀明显, 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双肾输卵管膀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未见异常.术后第8天腹部切口拆线后出现大量渗液,呈乳白色,多科会诊考虑为术后并发症乳糜液漏.处理建议:禁食,抗感染,加强肠外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我科为该患者实施了全身营养支持,伤口护理,感染预防,积极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通过护理,患者乳糜液的漏出的量在治疗后逐日减少,治疗后的第3天(术后11 d)切口未见乳糜液漏出.术后13 d,患者精神一般,全身、面部、双手、下肢、会阴的肿胀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正常,出入液量平衡,术后第15天康复出院.治疗护理方案获得成功,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马菁;王晓燕;李春;刘燕;冯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耳穴贴压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乙2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使用耳穴贴压,观察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甲组患者睡眠总体优良率为97.67%,乙组为83.72%,甲组患者睡眠总体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骨科择期手术患者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其术前睡眠质量.

    作者:刁秀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防范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38%,引发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医院应以此为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在重症监护病房被迫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病房被迫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以我院ICU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每月登记的PICC并发症记录单为原始资料,统计被迫拔管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193例PICC置管患者中拔管36例,被迫拔管17例,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2例,静脉炎2例,导管异位1例,导管断裂1例.结论ICU被迫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各种并发症,通过PICC精细化质量管理、培养专科护士、规范导管维护、早期评估导管感染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能有效降低PICC被迫拔管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朱小英;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