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五珍;陈剑萍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我院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CBP治疗,做好护理配合工作.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治疗3 d后心率(HR)减缓、平均动脉压(MAP)提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降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率为92.3%.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CBP疗效确切,有利于保护器官功能,严格的护理配合措施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巩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东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以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很多人因为缺乏基本的慢性疾病健康知识体系教育而谈病色变,如何开展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我中心自2016年9月起开始通过微信平台为辖区内的市民提供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服务活动,受到了辖区内居民的热烈欢迎,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此,笔者将一些实践经验与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孙月;刘永玲;卢爱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当中择取196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消除患者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需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3例胆囊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借鉴.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ICC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行PICC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更为安全、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院前急救救护车的效果.方法 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部制定院前急救出诊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标准,对救护车、人员、仪器设备、药品和物品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救护车内药品、物品和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 院前急救救护车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有效保证出诊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慧祯;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胃镜治疗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46例效果良好,治愈出院;5例转外科;1例死亡.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并发症和饮食护理,对治愈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均使用黄芪注射液、利巴韦林、喜炎平进行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TUR综合征、出血等现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对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增加,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芸;朱霞;蔡爱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并对静脉穿刺失败的个案进行讲解分析.经过观察总结发现,实习护生因素为技术欠佳,心理素质差,缺乏护患沟通,操作前准备工作不足;患者因素为心理紧张,对实习护生的不信任,血管条件差等,是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做好实习护理学生岗前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护生心理素质,掌握静脉穿刺技巧,规范操作行为,可降低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对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宗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晚间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24.3%和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晚间护理,可有效减少出血时间和再出血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红光照射在皮肤脓肿伴脓腔形成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皮肤脓肿伴脓腔形成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红光照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明差异(P>0.05).结论 给予皮肤脓肿伴脓腔形成患者红光照射治疗效果较好,利于不良症状的缓解,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113起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原因、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法律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服务态度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护理管理者针对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规范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7例确认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情况以及引发因素.结果产妇产后24 h~1周时间内,发生产后出血的比率及出血量明显高于产后24 h内、产后1周以上;与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瘢痕子宫以及贫血等因素相关.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且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不一致,为进一步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有必要结合引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作者:麦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6.19%,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8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用量、平均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评价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减少药品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五珍;陈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由腔镜中心9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2015年6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内镜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措施,对比实施活动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优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为医护人员创造了舒心的工作环境,也节省了医疗成本,为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常晋霞;王素芳;李建红;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文化建设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82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开展人文关怀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患者对病区服务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文化建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建设提高了患者综合满意度,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丁再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乳腺癌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乳腺癌知识获取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观察组乳腺癌知识获取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加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乳腺癌知识的获取率及护理满意度,从而增强其对乳腺癌知识的掌握,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抽取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测与记录.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相关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但能够稳定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