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红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文化建设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82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开展人文关怀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患者对病区服务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文化建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建设提高了患者综合满意度,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丁再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东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364例心脏手术当日留置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导管维护,分析三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效果.结果使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肿胀渗血(7例,1.9%)、穿刺处化脓(9例,2.5%)、导管置管深度改变(23例,6.3%)、堵管(29例,8.0%).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应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显著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痛苦,提高输液体验.
作者:林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抽取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测与记录.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相关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但能够稳定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ICC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行PICC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更为安全、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1 病历资料患者,女,52岁,因卵巢恶性肿瘤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切除术+双侧骨盆漏斗血管高位结扎术+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术.术中留置左右血浆引流管各一,留置尿管,手术出血约200 mL,手术顺利. 术后给予抗炎对症处理,术后第2天诉腹痛伴发热高体温达38.8 ℃,左侧引流管24 h量约200 mL,颜色为淡红色血性液,予以拔除,第3天右侧引流管24 h引流量约180 mL,颜色为淡红色血性液,予以拔除,第4天停保留尿管,术后4 d患者面部,双手,下肢及腰部略肿胀,术后6 d患者出现会阴部阴阜及大腿肿胀明显, 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双肾输卵管膀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未见异常.术后第8天腹部切口拆线后出现大量渗液,呈乳白色,多科会诊考虑为术后并发症乳糜液漏.处理建议:禁食,抗感染,加强肠外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我科为该患者实施了全身营养支持,伤口护理,感染预防,积极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通过护理,患者乳糜液的漏出的量在治疗后逐日减少,治疗后的第3天(术后11 d)切口未见乳糜液漏出.术后13 d,患者精神一般,全身、面部、双手、下肢、会阴的肿胀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正常,出入液量平衡,术后第15天康复出院.治疗护理方案获得成功,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马菁;王晓燕;李春;刘燕;冯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红光照射在皮肤脓肿伴脓腔形成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皮肤脓肿伴脓腔形成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红光照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明差异(P>0.05).结论 给予皮肤脓肿伴脓腔形成患者红光照射治疗效果较好,利于不良症状的缓解,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病房被迫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以我院ICU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每月登记的PICC并发症记录单为原始资料,统计被迫拔管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193例PICC置管患者中拔管36例,被迫拔管17例,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2例,静脉炎2例,导管异位1例,导管断裂1例.结论ICU被迫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各种并发症,通过PICC精细化质量管理、培养专科护士、规范导管维护、早期评估导管感染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能有效降低PICC被迫拔管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朱小英;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6.1±3.5)分、HAMA评分(6.7±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5.6)分、(8.6±4.2)分,观察组患者社交功能、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爱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晚间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24.3%和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晚间护理,可有效减少出血时间和再出血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主观幸福量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产妇在各维度的评分以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总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心理健康护理干预来消除产后妇女的抑郁、沮丧、烦躁等消极情绪,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后妇女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并对静脉穿刺失败的个案进行讲解分析.经过观察总结发现,实习护生因素为技术欠佳,心理素质差,缺乏护患沟通,操作前准备工作不足;患者因素为心理紧张,对实习护生的不信任,血管条件差等,是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做好实习护理学生岗前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护生心理素质,掌握静脉穿刺技巧,规范操作行为,可降低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对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宗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院前急救救护车的效果.方法 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部制定院前急救出诊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标准,对救护车、人员、仪器设备、药品和物品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救护车内药品、物品和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 院前急救救护车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有效保证出诊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慧祯;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我院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CBP治疗,做好护理配合工作.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治疗3 d后心率(HR)减缓、平均动脉压(MAP)提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降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率为92.3%.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CBP疗效确切,有利于保护器官功能,严格的护理配合措施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巩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需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3例胆囊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借鉴.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围生期孕产妇保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接收的围生期孕产妇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比2组保健知识总掌握率和顺产率.结果 观察组的保健知识总掌握率为90.70%,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为51.16%,对照组为26.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增强和提高围生期孕产妇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掌握度,减少孕产妇不良行为,提高其顺产率,有利于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仙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癫痫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2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在输液时的穿刺次数、配合度、不良事件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静脉输液小儿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穿刺次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配合程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蒋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22)和对照组(n=24).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后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当中择取196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消除患者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