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艳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乳腺癌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乳腺癌知识获取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观察组乳腺癌知识获取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加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乳腺癌知识的获取率及护理满意度,从而增强其对乳腺癌知识的掌握,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围生期护理及产程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0%,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0%;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227.13±28.46)mL,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377.36±33.17)mL,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文华;许丽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需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3例胆囊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借鉴.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东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静脉溶栓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会丽;李乾亮;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由腔镜中心9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2015年6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内镜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措施,对比实施活动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优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为医护人员创造了舒心的工作环境,也节省了医疗成本,为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常晋霞;王素芳;李建红;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22)和对照组(n=24).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后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364例心脏手术当日留置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导管维护,分析三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效果.结果使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肿胀渗血(7例,1.9%)、穿刺处化脓(9例,2.5%)、导管置管深度改变(23例,6.3%)、堵管(29例,8.0%).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应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显著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痛苦,提高输液体验.
作者:林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主观感受4项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彭仲先;杨海燕;李成;蒋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血前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晕针(血)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类型可以分为潜在紧张型、焦虑型、高度紧张型、恐惧型;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血的配合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加配合程度,对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达到理想的采血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140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及家属各35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评定患者及家属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 采取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宫颈癌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状况,对解除家属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秦秀容;苏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院前急救救护车的效果.方法 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部制定院前急救出诊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标准,对救护车、人员、仪器设备、药品和物品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救护车内药品、物品和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 院前急救救护车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有效保证出诊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慧祯;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应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降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傅绍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38%,引发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医院应以此为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晚间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24.3%和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晚间护理,可有效减少出血时间和再出血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6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棉质手术体位垫,行常规清洁与消毒等管理;将2015年7月—12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自制体位垫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用颜色标识及清点卡进行管理,彻底清洁与消毒.比较2组手术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及医务人员对体位垫使用护理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手术医生、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体位垫使用护理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质量.
作者:冯灶生;陈毅辉;黄代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装新生儿床对护士工作疲劳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位护士使用改装前新生儿床及改装后新生儿床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护士工作疲劳度情况.结果 改装后新生儿床护士工作疲劳度明显低于改装前(P<0.05).结论 改装后新生儿床(家庭式新生儿床)的使用,使护理人员工作疲劳度减轻和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患健康安全指数.
作者:庞丽;李静;姚洁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床旁血液滤过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透析,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床旁血液滤过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心率、MAP以及尿素氮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血液滤过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治疗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的脏器器官,提高其存活率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琼;杨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当中择取196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消除患者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TUR综合征、出血等现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对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增加,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芸;朱霞;蔡爱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