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

郝敏玲

关键词:静脉采血, 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干预, 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血前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晕针(血)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类型可以分为潜在紧张型、焦虑型、高度紧张型、恐惧型;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血的配合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加配合程度,对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达到理想的采血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家属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140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及家属各35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同时实施健康教育.评定患者及家属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 采取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宫颈癌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状况,对解除家属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秦秀容;苏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装新生儿床对护士工作主观疲劳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改装新生儿床对护士工作疲劳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位护士使用改装前新生儿床及改装后新生儿床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护士工作疲劳度情况.结果 改装后新生儿床护士工作疲劳度明显低于改装前(P<0.05).结论 改装后新生儿床(家庭式新生儿床)的使用,使护理人员工作疲劳度减轻和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患健康安全指数.

    作者:庞丽;李静;姚洁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血前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晕针(血)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类型可以分为潜在紧张型、焦虑型、高度紧张型、恐惧型;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血的配合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加配合程度,对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达到理想的采血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TUR综合征、出血等现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对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增加,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芸;朱霞;蔡爱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控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控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指导,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健康教育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意识,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海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6.19%,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8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用量、平均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评价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减少药品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五珍;陈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ICC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一次成功穿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行PICC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更为安全、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过微信平台开展慢性疾病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以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很多人因为缺乏基本的慢性疾病健康知识体系教育而谈病色变,如何开展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我中心自2016年9月起开始通过微信平台为辖区内的市民提供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服务活动,受到了辖区内居民的热烈欢迎,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此,笔者将一些实践经验与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孙月;刘永玲;卢爱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22)和对照组(n=24).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后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血液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血液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血液科患者以住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65例)及优质护理服务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应用(观察组,65例),评估2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血液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防范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38%,引发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医院应以此为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饮食治疗总依从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病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当中择取196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消除患者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不良事件113例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113起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原因、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法律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服务态度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护理管理者针对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规范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2组患者均实施膀胱癌切除手术,手术成功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膀胱癌术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琼;甄艳丽;冉梅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抽取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测与记录.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相关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但能够稳定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需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3例胆囊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借鉴.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7例确认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情况以及引发因素.结果产妇产后24 h~1周时间内,发生产后出血的比率及出血量明显高于产后24 h内、产后1周以上;与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瘢痕子宫以及贫血等因素相关.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且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不一致,为进一步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有必要结合引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作者:麦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8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方法.结果 患者性别与医院感染无显著关系(P>0.05);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均与医院感染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年龄、手术时间、抗生素的使用以及住院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科护理技术与医院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加强护理管理以及规范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淑颖;王桂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6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棉质手术体位垫,行常规清洁与消毒等管理;将2015年7月—12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自制体位垫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用颜色标识及清点卡进行管理,彻底清洁与消毒.比较2组手术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及医务人员对体位垫使用护理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手术医生、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体位垫使用护理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质量.

    作者:冯灶生;陈毅辉;黄代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