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琼;甄艳丽;冉梅林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7例确认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情况以及引发因素.结果产妇产后24 h~1周时间内,发生产后出血的比率及出血量明显高于产后24 h内、产后1周以上;与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瘢痕子宫以及贫血等因素相关.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且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不一致,为进一步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有必要结合引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作者:麦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22)和对照组(n=24).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后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东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口腔疾病发生.方法 选取80例长久卧床的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银黄颗粒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0.9%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2组按同一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试验组患者主观感觉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0.9%生理盐水相比,采用银黄颗粒溶液作为口腔护理漱口溶液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
作者:吴英;王凤;易根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38%,引发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患者沟通不良、与医生沟通不良等,医院应以此为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围生期孕产妇保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接收的围生期孕产妇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比2组保健知识总掌握率和顺产率.结果 观察组的保健知识总掌握率为90.70%,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为51.16%,对照组为26.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增强和提高围生期孕产妇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掌握度,减少孕产妇不良行为,提高其顺产率,有利于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仙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人性化分层次护理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后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个体化分层次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化疗后护理.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进行问卷调查,对2组患者进行性生活质量测量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质量较治疗前都有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及个体化的分层次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血前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晕针(血)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类型可以分为潜在紧张型、焦虑型、高度紧张型、恐惧型;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血的配合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加配合程度,对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达到理想的采血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装新生儿床对护士工作疲劳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位护士使用改装前新生儿床及改装后新生儿床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护士工作疲劳度情况.结果 改装后新生儿床护士工作疲劳度明显低于改装前(P<0.05).结论 改装后新生儿床(家庭式新生儿床)的使用,使护理人员工作疲劳度减轻和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患健康安全指数.
作者:庞丽;李静;姚洁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成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一般随访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6个月后随访,干预组自我管理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老年CHF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韩艳秋;张加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病房被迫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以我院ICU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每月登记的PICC并发症记录单为原始资料,统计被迫拔管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193例PICC置管患者中拔管36例,被迫拔管17例,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2例,静脉炎2例,导管异位1例,导管断裂1例.结论ICU被迫拔管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各种并发症,通过PICC精细化质量管理、培养专科护士、规范导管维护、早期评估导管感染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能有效降低PICC被迫拔管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朱小英;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家属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例数.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疼痛例数1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疼痛例数2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甲亢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鲁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癫痫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4月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有无并发症,遵医嘱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配合饮食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完全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且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邓小燕;杨红专;张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床旁血液滤过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透析,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床旁血液滤过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心率、MAP以及尿素氮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血液滤过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治疗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的脏器器官,提高其存活率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琼;杨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控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指导,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健康教育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意识,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海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通过品管圈活动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由腔镜中心9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2015年6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内镜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措施,对比实施活动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优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为医护人员创造了舒心的工作环境,也节省了医疗成本,为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常晋霞;王素芳;李建红;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围生期护理及产程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0%,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0%;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227.13±28.46)mL,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377.36±33.17)mL,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文华;许丽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6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棉质手术体位垫,行常规清洁与消毒等管理;将2015年7月—12月70例应用体位垫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自制体位垫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用颜色标识及清点卡进行管理,彻底清洁与消毒.比较2组手术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及医务人员对体位垫使用护理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体位垫丢失、交叉混淆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手术医生、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体位垫使用护理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体位垫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质量.
作者:冯灶生;陈毅辉;黄代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6.1±3.5)分、HAMA评分(6.7±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5.6)分、(8.6±4.2)分,观察组患者社交功能、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爱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