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观察

吴晓波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微创, 开腹,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采取内镜微创治疗的7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内镜微创组,同时选取早期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5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内镜微创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7%和2.6%,开腹组分别为91.1%和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术后各项指标,该方法 安全可靠.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2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血肿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是无手术禁忌的老年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斌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 病死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79.6%,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还可大幅减少患者的复发情况和死亡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吕素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差异探讨

    目的 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瑞替普酶组,同时选取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阿替普酶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率、心功能衰竭率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均是临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瑞替普酶相对而言更经济实惠.

    作者:史英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产妇仅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2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诊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改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改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拜阿司匹灵治疗,观察组采取拜阿司匹灵+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2周,对比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解青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对心律失常并出现负面情绪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48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74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情况.结果 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AS评分(37.2±3.3)分、SDS评分(42.4±3.2)分,均低于参照组(60.2±4.3)分、(58.8±4.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并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杨星;谢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两种凝集法检测布鲁菌病抗体的比较

    目的 以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 为标准,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布鲁菌病的抗体检测结果 .方法 按照《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规定方法 进行检测.结果 800份血清标本,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25份,阳性率为3.13%;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46份,阳性率为5.75%.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阳性样品再用试管凝集试验复核,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及笔者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修时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肠内组与肠外组各42例.肠内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康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 60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扫描诊断符合57例,诊断符合率95.0%,3例患者误诊.结论 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无创、便捷,能够清晰呈现不同疾病类型影像,为临床准确诊断鉴别肝脏肿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鸿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采用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的56例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以及视网膜厚度改变情况.结果 5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3,6个月的视力矫正值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1,3,6个月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有助于解除玻璃体皮质对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牵拉,促进黄斑区结构的快速康复.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作者:樊瑞丽;王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珍黄丸加扑尔敏外用治疗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用珍黄丸加扑尔敏外用治疗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6年6月我院共发生55例因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患儿,分别给予珍黄丸加扑尔敏用米醋混合外涂(治疗组)27例,传统扑尔敏肌注加干热敷(对照组)28例.结果 随访5 d,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珍黄丸加扑尔敏外用治疗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生理学混合教学之健康校园行的初步研究

    江南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2012年医学院正式成立,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已经初具规模,教学质量日益提高.提升医学院在整个江南大学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及从医学角度来丰富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一直是医学院老师努力的方向.我们对生理学教学进行了整合,融入了文献汇报、健康校园行、PBL教学等元素,现将生理学教学活动之健康校园行的活动成果予以总结.生理学混合教学之健康校园行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孙海建;周跃涛;杜斌;蔡维维;田文芳;邱丽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400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以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400株,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实施药敏试验来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患者的痰液中,与其他标本来源相比差异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在ICU中的分布率较高,与其他科室相比差异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克林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以及利福平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临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实施治疗时,应保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细菌耐药情况.

    作者:刘广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水平,本文从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出发,阐述其存在的弊端,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李冉辉;赵兰华;文雅婷;游晓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在上腹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在上腹部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的3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采用传统静脉气管插管麻醉的3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即刻及插管3 min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即刻及插管3 min HR、MAP没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即刻及插管3 min后HR、MAP变化十分明显(P<0.05).结论 将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中,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少拔管期躁动现象,对患者平稳、安全度过手术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东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脑梗死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脑梗死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老年患者8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分析对2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邹牡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氨溴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健脾化痰、清肺止咳的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玉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京万红软膏联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期肛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和对照组48例(0.2%硝酸甘油软膏),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其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采取内镜微创治疗的7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内镜微创组,同时选取早期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5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内镜微创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7%和2.6%,开腹组分别为91.1%和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术后各项指标,该方法 安全可靠.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