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肖永久;刘彩霞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陈邱玲;陈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轻度、重度)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率,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冬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无抽搐电休克患者2000例,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干预后的焦虑、依从性、血压、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
作者:王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例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3例)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消化道症状、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营养状况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4名消毒液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在开展一体化管理前后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后,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有了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从原先的64.3%上升到了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感染和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的疼痛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排尿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排气率2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排尿率7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剖宫产产妇负性心理,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帮助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满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待分娩产妇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分娩产妇实施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理想,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琴;程丽华;吕春莲;张双荣;石建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香薰按摩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00例住院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香薰按摩护理,观察记录2组手术当天及术后2 d、4 d的疼痛评分、SAS评分、宫底位置、腰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 d、4 d,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底位置下降幅度及腰围减少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薰按摩能够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 缓解产后焦虑情绪,促进产后排泄,有利于子宫复旧及产后形体恢复,从而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杏;林姗姗;孙舒畅;李向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跌倒概率,维护护患关系,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玲;赵雅莉;汤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心内科猝死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心内科接诊的30例猝死患者及家属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救护;将2014年9月—2016年8月接诊的30例猝死患者及家属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流程.比较分析2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结果、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从猝死发生到开始抢救时间为(1.52±0.34)min,抢救成功和有效27例,医疗纠纷发生2起、护理满意度为8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猝死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抢救有效开展,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初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月产科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排气、自主排尿等用时少,肠道功能恢复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兰喜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3年3月—2016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结果 观察组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脉压数值并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三项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2.0±3.6)周,与对照组的(3.6±4.4)周比较明显缩短;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其血压得到明显控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渠振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高危妊娠孕妇,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普通组和优质组,每组63例.对普通组孕妇行以常规产前护理,对优质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行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孕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孕妇的心理状态.结果 对2组孕妇的状态性焦虑分值(S-AI)、特质性焦虑分值(T-AI)、孕妇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显示优质组孕妇的两项焦虑分值均明显低于普通组,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需求,产前提供优质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在生产之前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成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加强安全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部分护理指标、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护理文书、仪器设备、急救物品、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患者、医生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苏梅霞;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云梅;程继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在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2名轮转我科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试验组把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等.结果 2组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器械包图谱结合微课视频,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也搭建教学平台,提高了科室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杨梅;胡跃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所共收治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相关功能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接近正常水平;各项相关功能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加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华;陈建华;徐洪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138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69例对照组及69例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行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的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输液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安全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廖萍;姚琴;雷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娩疼痛又名产痛,其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生理过程, 是每一名孕妇必须经历的人生中严重的疼痛之一,难以承受的疼痛使得许多产妇放弃阴道顺产而选择剖宫产[1,2]. 据调查显示,2008年—2014年我国剖宫产率呈逐步增高趋势,至2014年为34.9%,部分省市高达62.5%[3].针刺穴位镇痛是一种古老的镇痛方法,近年来,因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且为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全身各部位镇痛治疗及分娩镇痛中[4]. 呼吸减痛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分娩止痛法.本文对针刺昆仑穴联合呼吸减痛法干预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娟;王彩珊;勇霞;汪莉;樊彩凤;李彤;王朝红;黄建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