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玲;赵雅莉;汤涛
目的 探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助产士常规陪伴和引入循证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33例,占82.5%;对照组24例,占60%.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占2%;对照组5例,占12.5%.观察组护理满意39例,占97.5%;对照组32例,占8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且保障护理质量,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牛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管理资料50份为对照组;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8月的50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各项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就临床各个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刘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名护生,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11月,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名护生.对照组行常规教学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总结归纳2组护生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实习结果、实习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应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提高教学管理效果,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应用技能,进而满足护生的实习需求,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玲俐;张芳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共行宫腔镜手术治疗1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提高护士对手术过程的并发症原因的认知,术中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小燕;叶方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气管支气管肿瘤等可致气道狭窄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支气管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为气管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支持,但是该手术可能会在术后出现肉芽组织增生的并发症.本文就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后肉芽组织增生1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红;肖永久;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家庭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影响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家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娟;雷永春;王月楼;邱慧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产前宣教对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于我院产科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联合实施产前宣教.对比2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以及产程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5.3±1.2)h,第二产程时间为(0.4±0.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6±0.5)h、(0.9±0.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系统性产前宣教能够改善分娩方式,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在产科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苏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加强安全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部分护理指标、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护理文书、仪器设备、急救物品、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患者、医生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苏梅霞;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对耳鼻喉科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耳鼻喉科患者共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就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医生满意度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及医生都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到我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理压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侯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比,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紧张和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金丽;李小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月产科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排气、自主排尿等用时少,肠道功能恢复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兰喜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脉压数值并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三项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2.0±3.6)周,与对照组的(3.6±4.4)周比较明显缩短;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其血压得到明显控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渠振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轻度、重度)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率,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冬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100名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100名作为研究组,对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出现的弊端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5年初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将在消毒供应室从事管理的2组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组医务人员的包装满意度评分、 回收满意度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发放满意度评分与安全意识评分,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模式运用到消毒供应室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增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赵向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所共收治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相关功能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接近正常水平;各项相关功能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加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华;陈建华;徐洪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47例透析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单超、钠曲线或超滤曲线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结果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适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常见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中,消化性溃疡占42.5%,其次是急性胃黏膜损伤占17.5%,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1.7%,及胃溃疡8.3%.12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护理有效率100%.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有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淑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较常规传统护理能更好地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林秀群;包章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胃癌D2根治术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按FTS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FTS组术后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TS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减少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伍思敏;李胜;陈昙;吕警;吕欢欢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