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赵向红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模式,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100名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100名作为研究组,对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出现的弊端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5年初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将在消毒供应室从事管理的2组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组医务人员的包装满意度评分、 回收满意度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发放满意度评分与安全意识评分,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模式运用到消毒供应室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增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6例妊高征产妇,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血压、产后24 h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31%,低于观察组的98.28%(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助产士常规陪伴和引入循证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33例,占82.5%;对照组24例,占60%.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占2%;对照组5例,占12.5%.观察组护理满意39例,占97.5%;对照组32例,占8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且保障护理质量,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牛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专业人员职业期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专业人员职业期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我省基层如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生活和工作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 我省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较强,综合能力也不强.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尽量满足当前基层护理人员的职业期望.结论 我省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普遍较低、工作任务繁重,对其职业期望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住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专业人员.

    作者:郑爱嫆;祝馥兰;王丽净;苗剑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月产科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排气、自主排尿等用时少,肠道功能恢复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兰喜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依从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9%(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余娇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科NICU 100例早产儿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住院后提供常规护理方法和发展性照顾护理,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平均体重增长速度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胃肠耐受性也比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冯建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加强安全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部分护理指标、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护理文书、仪器设备、急救物品、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患者、医生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苏梅霞;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绪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对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无抽搐电休克患者2000例,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干预后的焦虑、依从性、血压、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

    作者:王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猝死患者及家属护理干预流程在心内科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对心内科猝死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心内科接诊的30例猝死患者及家属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救护;将2014年9月—2016年8月接诊的30例猝死患者及家属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流程.比较分析2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结果、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从猝死发生到开始抢救时间为(1.52±0.34)min,抢救成功和有效27例,医疗纠纷发生2起、护理满意度为8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猝死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抢救有效开展,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初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待分娩产妇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分娩产妇实施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理想,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琴;程丽华;吕春莲;张双荣;石建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评估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管理资料50份为对照组;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8月的50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各项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就临床各个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刘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轻度、重度)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率,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冬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比,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紧张和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金丽;李小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全程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术后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可充分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魏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普外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普外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140例(常规护理组),2016年1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40例(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主要针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抗感染、疼痛护理等,并且遵医嘱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安全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医患之间风险管理教育,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病房服务人性化.结果 风险管理组的护理不良行为1.43%、护理不良事件0.7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7.71%,6.43%(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满意度98.5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2.14%(P<0.05).结论 普外科是护理风险高危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行为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芬;吴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4名消毒液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在开展一体化管理前后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后,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有了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从原先的64.3%上升到了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感染和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胃癌D2根治术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按FTS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FTS组术后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TS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减少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伍思敏;李胜;陈昙;吕警;吕欢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产前宣教对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产前宣教对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于我院产科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联合实施产前宣教.对比2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以及产程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5.3±1.2)h,第二产程时间为(0.4±0.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6±0.5)h、(0.9±0.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系统性产前宣教能够改善分娩方式,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在产科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苏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