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王姝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 人性化护理, 不良情绪,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无抽搐电休克患者2000例,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干预后的焦虑、依从性、血压、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普外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140例(常规护理组),2016年1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40例(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主要针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抗感染、疼痛护理等,并且遵医嘱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安全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医患之间风险管理教育,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病房服务人性化.结果 风险管理组的护理不良行为1.43%、护理不良事件0.7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7.71%,6.43%(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满意度98.5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2.14%(P<0.05).结论 普外科是护理风险高危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行为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芬;吴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并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并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2组患者均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50.23±1.26)分、抑郁评分(55.77±1.05)分,优于对照组的(59.38±1.01)分、(61.23±1.45)分(P<0.05).结论 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西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依从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9%(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余娇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清洁间歇自我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清洁间歇自我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洁间歇自我导尿康复护理.统计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残余尿量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后残余尿量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洁间歇自我导尿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效果良好,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小妹;陈碧珠;陈爱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后肉芽组织增生1例

    气管支气管肿瘤等可致气道狭窄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支气管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为气管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支持,但是该手术可能会在术后出现肉芽组织增生的并发症.本文就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肿瘤支架术后肉芽组织增生1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红;肖永久;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较常规传统护理能更好地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林秀群;包章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138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69例对照组及69例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行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的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输液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安全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廖萍;姚琴;雷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刺昆仑穴联合呼吸减痛法干预分娩疼痛的研究进展

    分娩疼痛又名产痛,其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生理过程, 是每一名孕妇必须经历的人生中严重的疼痛之一,难以承受的疼痛使得许多产妇放弃阴道顺产而选择剖宫产[1,2]. 据调查显示,2008年—2014年我国剖宫产率呈逐步增高趋势,至2014年为34.9%,部分省市高达62.5%[3].针刺穴位镇痛是一种古老的镇痛方法,近年来,因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且为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全身各部位镇痛治疗及分娩镇痛中[4]. 呼吸减痛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分娩止痛法.本文对针刺昆仑穴联合呼吸减痛法干预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娟;王彩珊;勇霞;汪莉;樊彩凤;李彤;王朝红;黄建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贲门癌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例护理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切口处脂肪细胞受到损害,细胞组织产生破裂、坏死以及液化的过程. 脂肪崩解后会产生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熔点低、流动性大且呈液态,造成皮下积液,进而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 切口处多表现为较多渗液,内含有少许脂肪滴及坏死组织,呈黄色,切口边缘处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液涂片镜检见红细胞和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1].脂肪液化多发生在术后5 d~7 d,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属于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的并发症范畴,严格来说属于切口感染的特殊类型[2]94-97. 临床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创伤、术后咳嗽、多次手术、高频电刀应用不当、切开及缝合技术、切口暴露时间较长、自身愈合能力低下,如合并贫血、低蛋白、术后血糖控制不佳等都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3]. 如果处理不当可引发切口感染,继而出现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我院收治1例贲门癌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通过湿性愈合理论干预, 腹部右侧肋缘下切口渗液得以控制,未发生感染,促进了腹部切口愈合. 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常见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中,消化性溃疡占42.5%,其次是急性胃黏膜损伤占17.5%,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1.7%,及胃溃疡8.3%.12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护理有效率100%.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有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淑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助产士常规陪伴和引入循证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33例,占82.5%;对照组24例,占60%.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占2%;对照组5例,占12.5%.观察组护理满意39例,占97.5%;对照组32例,占8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且保障护理质量,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牛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比,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紧张和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金丽;李小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6月108例胃镜检查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进行胃镜检查,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理正常人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在患者胃镜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邱春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我科接诊的12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治疗及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其中11例患者达到了预期治疗目标.结论 规范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能够提高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晓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100名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100名作为研究组,对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出现的弊端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5年初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将在消毒供应室从事管理的2组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组医务人员的包装满意度评分、 回收满意度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发放满意度评分与安全意识评分,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模式运用到消毒供应室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增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赵向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跌倒概率,维护护患关系,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玲;赵雅莉;汤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月产科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排气、自主排尿等用时少,肠道功能恢复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兰喜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局部加温对预防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局部加温对预防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五官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局部加温,对比2组患者堵管及溶血发生率、 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堵管发生率及溶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加温有助于降低留置针血栓形成概率,减少溶血发生率,使留置时间得以延长,减轻因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旭菲;李玉芬;巫小琴;丁金强;郑宝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云梅;程继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沈如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