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燕;叶方英
目的 分析局部加温对预防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五官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局部加温,对比2组患者堵管及溶血发生率、 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堵管发生率及溶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加温有助于降低留置针血栓形成概率,减少溶血发生率,使留置时间得以延长,减轻因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旭菲;李玉芬;巫小琴;丁金强;郑宝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绪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比,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紧张和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金丽;李小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陈邱玲;陈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对耳鼻喉科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耳鼻喉科患者共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就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医生满意度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及医生都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全程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术后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可充分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魏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信多媒体平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再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后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对护理人员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122.36±28.19)mm Hg,平均舒张压(81.36±9.18)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174.95±37.55)mm Hg、(105.25±11.36)mm Hg(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血压监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贺永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138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69例对照组及69例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行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的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输液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安全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廖萍;姚琴;雷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42例,将其随机平分为2组,每组患者21例,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终时期的生活质量评分(79.8±3.6)分,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和日平均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有利于降低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黎;谢绍菊;周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47例透析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单超、钠曲线或超滤曲线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结果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适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月产科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排气、自主排尿等用时少,肠道功能恢复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兰喜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在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2名轮转我科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试验组把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等.结果 2组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器械包图谱结合微课视频,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也搭建教学平台,提高了科室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杨梅;胡跃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助产士常规陪伴和引入循证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33例,占82.5%;对照组24例,占60%.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占2%;对照组5例,占12.5%.观察组护理满意39例,占97.5%;对照组32例,占8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且保障护理质量,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牛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例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3例)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消化道症状、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营养状况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管理资料50份为对照组;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8月的50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各项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就临床各个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刘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科NICU 100例早产儿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住院后提供常规护理方法和发展性照顾护理,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平均体重增长速度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胃肠耐受性也比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冯建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跌倒概率,维护护患关系,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玲;赵雅莉;汤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4名消毒液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在开展一体化管理前后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后,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有了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从原先的64.3%上升到了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感染和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响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