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多媒体平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周克凤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微信多媒体平台,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多媒体平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再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后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脉压数值并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三项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2.0±3.6)周,与对照组的(3.6±4.4)周比较明显缩短;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其血压得到明显控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渠振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局部加温对预防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局部加温对预防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五官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局部加温,对比2组患者堵管及溶血发生率、 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堵管发生率及溶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加温有助于降低留置针血栓形成概率,减少溶血发生率,使留置时间得以延长,减轻因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旭菲;李玉芬;巫小琴;丁金强;郑宝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较常规传统护理能更好地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林秀群;包章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3年3月—2016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结果 观察组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沈如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名护生,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11月,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名护生.对照组行常规教学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总结归纳2组护生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实习结果、实习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应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提高教学管理效果,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应用技能,进而满足护生的实习需求,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玲俐;张芳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评估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管理资料50份为对照组;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8月的50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各项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就临床各个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刘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胃癌D2根治术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按FTS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FTS组术后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TS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FTS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减少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伍思敏;李胜;陈昙;吕警;吕欢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产前宣教对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产前宣教对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于我院产科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联合实施产前宣教.对比2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以及产程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5.3±1.2)h,第二产程时间为(0.4±0.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6±0.5)h、(0.9±0.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系统性产前宣教能够改善分娩方式,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在产科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苏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47例透析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单超、钠曲线或超滤曲线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结果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适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对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无抽搐电休克患者2000例,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干预后的焦虑、依从性、血压、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

    作者:王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加强安全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部分护理指标、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护理文书、仪器设备、急救物品、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患者、医生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苏梅霞;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流程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观察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流程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液透室护理中,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增强了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待分娩产妇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分娩产妇实施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理想,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琴;程丽华;吕春莲;张双荣;石建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轻度、重度)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率,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冬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家庭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影响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家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娟;雷永春;王月楼;邱慧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我科接诊的12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治疗及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其中11例患者达到了预期治疗目标.结论 规范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能够提高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晓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精神分裂症护理门诊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护理门诊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门诊干预,观察比较2组病情改善、治疗依从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BPRS、SDS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领域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门诊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宫腔镜诊治术中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共行宫腔镜手术治疗1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提高护士对手术过程的并发症原因的认知,术中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小燕;叶方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