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永庆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对护理人员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122.36±28.19)mm Hg,平均舒张压(81.36±9.18)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174.95±37.55)mm Hg、(105.25±11.36)mm Hg(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血压监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贺永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娩疼痛又名产痛,其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生理过程, 是每一名孕妇必须经历的人生中严重的疼痛之一,难以承受的疼痛使得许多产妇放弃阴道顺产而选择剖宫产[1,2]. 据调查显示,2008年—2014年我国剖宫产率呈逐步增高趋势,至2014年为34.9%,部分省市高达62.5%[3].针刺穴位镇痛是一种古老的镇痛方法,近年来,因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且为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全身各部位镇痛治疗及分娩镇痛中[4]. 呼吸减痛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分娩止痛法.本文对针刺昆仑穴联合呼吸减痛法干预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娟;王彩珊;勇霞;汪莉;樊彩凤;李彤;王朝红;黄建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高危妊娠孕妇,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普通组和优质组,每组63例.对普通组孕妇行以常规产前护理,对优质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行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孕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孕妇的心理状态.结果 对2组孕妇的状态性焦虑分值(S-AI)、特质性焦虑分值(T-AI)、孕妇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显示优质组孕妇的两项焦虑分值均明显低于普通组,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需求,产前提供优质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在生产之前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成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轻度、重度)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率,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冬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138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69例对照组及69例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行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的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堵管、静脉炎、血流感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隔膜无针接头联合安全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患者输液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安全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廖萍;姚琴;雷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肾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陈邱玲;陈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切口处脂肪细胞受到损害,细胞组织产生破裂、坏死以及液化的过程. 脂肪崩解后会产生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熔点低、流动性大且呈液态,造成皮下积液,进而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 切口处多表现为较多渗液,内含有少许脂肪滴及坏死组织,呈黄色,切口边缘处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液涂片镜检见红细胞和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1].脂肪液化多发生在术后5 d~7 d,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属于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的并发症范畴,严格来说属于切口感染的特殊类型[2]94-97. 临床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创伤、术后咳嗽、多次手术、高频电刀应用不当、切开及缝合技术、切口暴露时间较长、自身愈合能力低下,如合并贫血、低蛋白、术后血糖控制不佳等都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3]. 如果处理不当可引发切口感染,继而出现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我院收治1例贲门癌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通过湿性愈合理论干预, 腹部右侧肋缘下切口渗液得以控制,未发生感染,促进了腹部切口愈合. 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名护生,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11月,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名护生.对照组行常规教学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总结归纳2组护生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实习结果、实习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应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提高教学管理效果,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应用技能,进而满足护生的实习需求,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玲俐;张芳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肠造口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造口不适感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口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素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流程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液透室护理中,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增强了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3年3月—2016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结果 观察组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加强安全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部分护理指标、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护理文书、仪器设备、急救物品、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患者、医生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苏梅霞;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我科接诊的12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治疗及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其中11例患者达到了预期治疗目标.结论 规范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能够提高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晓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香薰按摩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00例住院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香薰按摩护理,观察记录2组手术当天及术后2 d、4 d的疼痛评分、SAS评分、宫底位置、腰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 d、4 d,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底位置下降幅度及腰围减少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薰按摩能够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 缓解产后焦虑情绪,促进产后排泄,有利于子宫复旧及产后形体恢复,从而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杏;林姗姗;孙舒畅;李向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在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2名轮转我科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试验组把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等.结果 2组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器械包图谱结合微课视频,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也搭建教学平台,提高了科室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杨梅;胡跃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4名消毒液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在开展一体化管理前后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后,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有了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从原先的64.3%上升到了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感染和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适应现代社会救援需要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避免特大灾害后发生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暴发.方法分析6·23风灾救治过程中我院医院感染防控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结果我院6·23风灾整个救治过程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也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我院6·23风灾救治工作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能够圆满完成,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委员会协同指挥以及广大医务人员较强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高度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我院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基本适应灾难救治的要求,但还应在应急机制、后勤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构建完善、统一院医院感染控体系.
作者:吴正华;袁会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增高.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高血压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玉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信多媒体平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再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后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管理资料50份为对照组;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8月的50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各项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就临床各个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刘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