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傅铮;朱丽秀;林奉森

关键词: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7月收治的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尿酸,并记录20周后血尿酸水平<360μmol/L的例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更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达到了低于360μmol/L的控制目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非布司他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宫内胎物残留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B超诊断宫内胎物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产后下腹痛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B超诊断.结果 76例患者均出现子宫体积增大情况,三径之和>18 cm.76例患者子宫形态均正常,宫腔内膜线消失,31例宫内耳尖实质回声光团,其中20例光团形状不规则,大小在2.8 cm~5.6 cm;另外11例光团边缘规则.76例低回声中嵌以强回声26例,40例中低回声,6例实质回声周边伴无回声,4例索状或串珠状强回声伴声影.结论 B超诊断宫内胎物残留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文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窒息新生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选择同期30例无窒息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行血清心肌酶检测,比较观察2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CK)水平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给予窒息新生儿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高价值的参考数据.

    作者:周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城乡对口支援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诊治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城乡对口支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诊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绵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起对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对口支援活动.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转院至绵阳市中心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9例,按对口支援前后分组,对2组患者危险因素、转院前药物使用情况、诊治过程中重要时间节点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49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对口支援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院前低分子肝素、 他汀类使用率明显提高(P<0.05),诊治过程中决定其预后的重要的时间节点显著缩短,患者cTnT的达峰提前(P<0.05),峰值明显降低(P<0.01),院内心力衰竭、病死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城乡对口支援提高了当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规范性,通过对口支援期间区域协同化救治的实施,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挽救了濒死的心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郁;罗彩东;喻明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仙芍通络方外洗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仙芍通络方外洗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进行卡培他滨片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卡培他滨化疗,治疗组在口服卡培他滨的同时用仙芍通络方外用泡洗双手双足,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仙芍通络方外洗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汤利萍;马喜桃;向生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ELISA GICA两种方法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低值阳性标本的结果符合率.方法 用ELISA、GICA两种方法对192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IMFA)结果为考察对象,将192例患者分为A组、B组、C组3组,分别统计ELISA、GICA方法在各组的阳性率.结果 A组、B组、C组的GICA法检测HBsAg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9%,56.79%,96.43%,A组显著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4.55%,98.77%,98.21%,A组显著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CA和ELISA检测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科学合理选择.

    作者:陈柏香;陈爱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肝素类药物与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肝素类药物与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各30例.A组采用阿加曲班治疗;B组采用小分子肝素治疗;C组采用常规的一般分子肝素.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液透析管路以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 A组凝血活酶时间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2组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都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管路以及透析器凝血情况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是2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采用阿加曲班,其抗凝血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锐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应用开腹与腹腔镜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应用开腹与腹腔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疗效要显著优于开腹手术,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朱天德;万桃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联合应用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82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入院后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20 mg口服,2次/d;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2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观察组为1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指标,提高疗效,而且治疗过程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80例药师干预用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80例药师未干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费用为(1938±132.2)元,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5.2±2.1)d,用药种类为(1.1±0.2)种,临床用药合理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评分为(89.7±2.6)分,而对照组患者用药评分为(60.4±5.9)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药师给予干预有助于提高用药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保证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陈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会阴联合腔内超声诊断后尿道结石

    目的 探讨经会阴联合腔内超声诊断后尿道结石的价值.方法 对83例涉及排尿困难伴会阴部放射痛而尿隐血的患者进行经会阴联合腔内检查.结果 经手术或服用中成药排石后,再次超声复查印证,符合率100%.结论 经会阴联合腔内超声检查对后尿道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与前列腺钙化灶相鉴别,便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孙斌;黎运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经颅脑超声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颅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高危新生儿120例,行经颅脑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20例高危新生儿中检出脑损伤86例(71.7%),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47例(39.2%),颅内出血37例(30.8%),脑室扩张2例(1.7%).随着新生儿胎龄的减小,其发生脑白质损伤及颅内出血的概率会增大;随着新生儿胎龄的增加,其发生脑水肿的概率会增大.结论 经颅脑超声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具有准确度高、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莉;张智荣;魏丽;王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上前牙冠折后纤维桩内固定断冠再接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上前牙冠折后使用纤维桩内固定断冠再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上前牙创伤冠折患者23例(29颗牙),经根管治疗后,采用纤维桩内固定连接再接自体断冠.结果 经过2年的随诊复查,29颗断冠再接病例中成功26颗,成功率为89.66%;失败3颗,其中因再次创伤脱落1颗、牙根吸收1颗、牙冠变色1颗.结论 使用纤维桩断冠再接疗效肯定,快捷方便,可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黄璐;杜望朔;戴杰;阮方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使用地佐辛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患者均在手术中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手术结束前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组接受地佐辛静脉注射.对2组不同时点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镇静评分、躁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时点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更优,差异显著(P<0.05).就镇静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躁动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手术中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地佐辛能够显著抑制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拔管反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童卫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每组40例.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给予干预组超早期康复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FMA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68.92±15.43)分和(62.85±11.36)分;对比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FMA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51.83±14.62)分和(48.64±9.75)分,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纪峰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以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检测项目有乙肝表面抗原、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以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施定性检测,分析检测情况.结果 经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13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呈阳性3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阳性5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呈阳性5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检测,各抗体阳性病例数分别为5例、1例、3例、3例.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测定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性高,可减少漏诊,预防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王广霞;高秀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心肌缺血患者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电图有明确缺血性改变,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无明显冠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因心电图有明确缺血性改变、行CAG的患者436例,其中364例冠脉明显狭窄(对照组)、72例无明显狭窄(研究组).比较2组的基础临床资料,分析研究组的CAG结果.结果 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见,而研究组男性、吸烟患者多见;研究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CAG发现TIMI 2~3级血流、冠脉狭窄<20%即NCAG和心肌桥占85%.结论临床中应重视CAG无明显狭窄的心肌缺血患者,并积极寻找病因、干预危险因素.

    作者:谢志艺;陈建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细胞病变(ASCUS)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细胞病变(ASCUS)的临床处理.方法 于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选取其结果为ASCUS的患者2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48例,并对其HPV阳性患者进行镜下活检;对照组120例直接镜下活检,对2组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148例ASCUS患者中HPV阳性95例,对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其结果为:宫颈炎44例(46.31%)、CINⅠ级34例(35.79%)、CINⅡ级11例(11.58%)、CINⅢ级5例(5.26%),发现宫颈浸润癌1例(1.05%),其CIN的发生率为52.63%.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其结果为:宫颈炎92例(76.67%)、CINⅠ级16例(13.33%)、CINⅡ级9例(7.50%)、CINⅢ级3例(2.50%),未发现宫颈浸润癌,CIN的发生率为23.33%.2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US人群中确实存在着一部分宫颈早期病变,甚至宫颈癌.应积极筛查并治疗宫颈癌前期病变,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居小平;俞飞;姜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并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2组检测结果(TG、TC、HDL-C、LDL-C、ApoA1、ApoB)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TG、TC、LDL-C、ApoA1、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价值,且可以预测冠心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智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退癀散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静脉注射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治疗组予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监测2组患者骨筋膜间室内压24 h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癀散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OCS疗效肯定.

    作者:刘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RP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RP(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为对象,其中细菌感染患儿53例,归为对照组,病毒感染患儿47例,归为观察组.给予2组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CRP检验,对比2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儿CRP值为(7.45±2.11)mg/L,仍属正常值范围内,观察组患儿CRP值为(77.75±8.55)mg/L,高于对照组且远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白细胞水平值为(17.24±1.11)109/L,高于正常值范围,观察组患儿白细胞水平值为(7.35±1.15)109/L,属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22例检验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4.0%,28例检查为阴性,阴性率为56.0%;观察组患儿中,43例检验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86.0%,7例检查为阴性,阴性率为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应用于儿科中可以为病毒/细菌感染的初步诊断提供依据,因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