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慧芳
目的 分析孕中期产前筛查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地区2015年10月—2016年12月2499例孕中期产妇,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对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进行检测,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对游离雌三醇(uE3)水平进行检测.对孕妇、胎儿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产妇体重、既往病史、孕周等情况,应用Roche Apple Tree产前筛查分析软件对产前筛查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499例产妇中,21-三体高风险的阳性例数为107例,阳性率为4.28%;Trisomy18高风险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1.72%;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1.00%;Age高风险(>35岁)阳性例数为195例,阳性率为7.8%.结论 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中,应用三联筛查法可较好的预测胎儿异常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 在先天性缺陷胎儿的预防中可起到明显作用,有利于优生优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温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不同MRI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MRI扫描,并将不同检测方法结果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中30例病理证实有深肌层浸润,15例无肌层浸润,5种MRI图像检测结果中,T2WI+DWI的检测结果佳,准确性为95.56%,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93.33%.结论 T2WI+DWI的融合图像检测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陈俊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近年来儿童保健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儿童保健意识,流动性儿童保健水平相对较低,不够重视儿童的行为、精神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关注,增强对基层地区儿童保健的投资建设力度,将儿童保健服务作为目标,进行多方位、高质量的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作者:刘小玲;刘志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93.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完成的60例开腹毕Ⅰ吻合及65例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应用三角吻合技术吻合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手术的近期疗效.结果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技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易于掌握,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马红钦;王骥;赵文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接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行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09±1.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1.07)分(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蔡翔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小儿包皮套扎手术过程中氯胺酮与七氟醚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方法 以60例择期包皮套扎术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及氯胺酮麻醉组(C组),对2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啼哭、疼痛与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都能够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是手术后S组患儿与C组患儿相比,明显降低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赵运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小肠肿瘤的X线造影表现.方法 总结分析X线造影发现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4例小肠肿瘤.结果 34例小肠肿瘤中,原发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10例,转移瘤5例,不确定1例;恶性肿瘤中,淋巴瘤8例,间质瘤6例,小肠癌4例;良性肿瘤中,腺瘤6例,平滑肌瘤2例,脂肪瘤1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 小肠肿瘤中恶性较良性多,恶性肿瘤中淋巴瘤、间质瘤相对较多,良性肿瘤中腺瘤多.
作者:王建辉;曲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无创DNA检测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300例,分别对其采用血清学方法和无创DNA检测方法进行检查,以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跟踪随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准确率.结果 DNA组筛查出高危数为4例,假阳性数为0例,明显低于血清组(高危数20例,假阳性数17例);DNA组在假阳性率方面均优于血清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无创DNA检测筛查法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准确率高,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查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92例大量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抚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例)和观察组(n=7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基础性干预+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BG、2 hPG和HbAl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社区糖尿病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平稳调控血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徐施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ECLIA与ELISA法检测120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 ECLIA对HBeAb、HBsA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P<0.05);2组HBsAb、HBeAg和HBcAb的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有着较好的灵敏度,可作为有效的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怿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12886次输血治疗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886次输血治疗中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7次,发生率为0.52%,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4次、占65.7%,过敏反应21次、占31.3%,循环超负荷2次、占0.30%;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60%,0.47%,0.41%,0%;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7%;去除或灭活白细胞后的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为主,主要由输注红细胞和血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史呈显著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关;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高的患者可使用去除或灭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以保障输血安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异体输血,推广自体输血,可大大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产前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治疗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予以硫酸镁和地塞米松治疗)与对照组(未采用药物干预直接分娩),每组各32例.比较2组围生儿结局、产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48 h、72 h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S/D、RI、PI、DBP、MAP等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早产产妇产前使用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使早产儿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方学军;谢淑莲;周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6例哮喘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68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力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哮喘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的疗效明显,刺激性小、用药方便,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查我院2016年3月—6月90例体检志愿人群,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不同采集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不同采集部位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12 h、5 min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小板、 血红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等指标水平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标本保存温度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应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卫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液氮冷冻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取液氮冷冻的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咽部体征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咽部体征评分、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靳小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确诊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分析对比其矽肺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52例,检出率26%;CT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92例,检出率46%,CT矽肺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病变,同时还能够提高矽肺检出率,在矽肺的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及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
作者:徐银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不同时机口服抗生素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25例患者龈下刮治前口服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在全口龈下刮治1 d后口服抗生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D、BI、CAL及PLI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龈下刮治前口服抗生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牙齿松动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悦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