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管理激励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余香妹

关键词:目标管理激励, 护理管理, 心理状况, 工作效率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激励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连续工作的38名护理人员进行目标管理激励式护理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 经过目标激励式管理,护理人员的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精神状态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目标管理激励法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和出院时的疼痛程度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48 h、72 h及出院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在脊柱外科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脊柱外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根据其入院的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措施,试验组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外科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粤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问卷星在护士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问卷星在护士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填写,回收调查结果.结果 问卷星在护士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中的运用中适用程度较高,高效便捷.结论 该方法值得管理者借鉴,可举一反三,进一步探索新型网络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高绘;金学勤;陶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细节护理组和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细节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器械准备评分、护士配合技能评分比细节护理组低,差异显著(P<0.05);细节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细节护理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能够提高手术室中各项护理操作评分和护理质量的总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康美莲;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160名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安全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行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护士护理安全知识考试成绩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大大地提高护士护理安全知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邹素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HAMA、HAMD、ADL、GQOLI-74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ADL、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桂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DCA在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PDCA在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自2016年9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在实施前后7个月收治的患者中各选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等指标.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3.85%,低于实施前的12.31%;且实施后的感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2.31%,低于实施前的7.69%,差异均显著(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黄景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各33例.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间对比,β2-微球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但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改善血液透析效果,有效清除大分子毒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琴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康复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促进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90例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89%;干预后躯体功能得分、社会功能得分、心理功能得分、物质生活状态得分分别为(39.34±3.52)分、(38.54±3.64)分、(37.91±3.81)分、(30.24±2.54)分,高于对照组的(33.91±3.39)分、(31.19±4.02)分、(31.55±4.69)分、(24.62±1.78)分(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王晶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系统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系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比较2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系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

    作者:赵爱华;陶左荷;孙艳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对血氧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情况.结果 雾化吸入前,2组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后5 min、10 min~15 min两个时间段,2组SaO2水平均低于吸入前,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Sa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缓解,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均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2组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急诊室收治的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8月急诊室收治的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吞咽障碍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脑出血、颅内压增高、血压异常、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跃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工作的的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为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手术利器损伤、消毒液损伤,14名护士中12名曾经受到过职业伤害,职业伤害发生率为85.7%,其中血液或体液污染发生率为57.1%,手术利器损伤发生率为78.6%,消毒液损伤发生率为14.3%,其他7.1%.结论 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要明确手术室内的主要职业伤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制定可行的自我防护措施,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

    作者:沈成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记录护理后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患儿高热惊厥终止时间低于观察组;干预组患儿1年内复发率低于观察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并能够提高家长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妇女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使人工流产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得以提高,促进医患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对围术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对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给予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杨连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参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冠心病基础知识方面的认知程度为91.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以及远期疗效.

    作者:程景华;施玉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急诊室接受治疗后住院的急性胸痛患者102例,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帅;崔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日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5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日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日间病房4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后,手术过程顺利,均48 h后正常出院,未发生1例并发症,出院后回访满意度高达100%.结论对日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厉燕芬;胡潇泓;蒋燕;冯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